方剂学第十七章祛痰剂.pdf

  1. 1、本文档共118页,其中可免费阅读36页,需付费30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为病理产物—致病因素 痰饮分有形和无形(广意和狭意),停 留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症状: 肺-咳嗽, 清空-眩晕, 胃-呕吐, 清窍、经络-中风痰厥、癫狂惊痫, 经络肌腠-痰核瘰疠。 痰饮治则: 痰饮为水之渐,属阴邪。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调理脾胃 《医宗必读》: “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 脾胃,非其治也” 温肾制水 《景岳全书》: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 然无不由乎脾肾”。 治痰应理气 庞常安: “善治痰者,不治

文档评论(0)

开心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