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三章.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它包 括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山相距 不过二三千米,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 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 发游览,早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文 明,现为国家 4A 级景区。 (一)象山景区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山因酷似 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水的巨象而得名。象 鼻山是桂林山水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 多以象山作为标记。 在象鼻山的象鼻与象腿之间,是一个东西走 向的穿洞,沿石级登山,山腰有个 20 多米长的穿 洞,好似大象的眼睛,叫象眼岩,象山南北两洞 景色各不相同,是眺望桂林风景的窗口。 1. 象鼻山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大理自古即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 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景著称。所谓下关 风是因下关位于垭口,风季时狂风呼啸穿街 扫巷,一出下关,则风烟寥寥,不见稻浪; 而其中上关花据大理府志记载:“山茶树高 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 十二月,过闰月则朵一瓣,俗以先人遗种, 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其地名之”。 (一)风花雪月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1. 苍山 (二)苍山 — 洱海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山石如玉,林色苍茫, 故又有玷苍山、灵鹫山之称。是著名大理石产地。 距大理城 2 公里,有 19 座山峰,南北绵延 50 公里, 雄峻挺拔,一般海拔 3000 米以上,主峰马龙峰海 拔达 4122 米,直插云霄,山顶寒冷,终年积雪, 银光耀目。山上森林茂密, 18 条溪涧清澈见底, 游鱼可数,瀑布飞流,云雾多姿,漂浮山间。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洱海因形似人耳和风浪大如海而得名, 面积约 260 平方公里,水深 12 ~ 15 米。湖面 开阔,碧波荡漾。湖中有三岛、四洲、五 湖、九曲等胜景。东部的金梭岛,长约 2 公 里,高出水面约 200 米,南绍、大理国期间, 建有国王避暑的行宫,古今皆为游览胜地。 洱海月影,冰清玉洁,为一绝景。 2. 洱海 洱 海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喜洲白族民居群,位于大理古城以北 18 公里 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 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 建筑群。从布局上看,喜洲是典型的“三坊一照 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 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 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 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三)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大理崇圣寺三塔位于距大理城 1 公里处, 鼎峙于苍山洱海之间,为苍洱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 塔名千寻塔,高 69.13 米,为方形 16 层密檐 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 筑。从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 驻,似有倾倒之势。 (四)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 如镜。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 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蝶大 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 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 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 (五)蝴蝶泉 云南大理蝴蝶泉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鸡足山雄踞西南,俯瞰南滇,天开佛国,闻 名遐迩,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享誉南亚、 东南亚的佛教圣地,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 观为主,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 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享有“灵山佛 都、旅游胜地”的美誉,现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鸡足山因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如鸡足而 得名。 (六)鸡足山 鸡 足 山 前 门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丽江地处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之阳, 横断山脉南麓,长江源头金沙江从青藏高 原由北向南奔流而下,到石鼓镇转了个大 弯,又由南向北奔入峡谷,这便是著名的 金沙江大拐弯处,长江第一湾在这里穿流 而过,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虎跳峡。 三、丽江 第十三章 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 丽江古城指大研镇,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 面青山环绕,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丽 江大研古城坐落在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