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高三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复习 Ⅰ.2011年江苏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注意 当前,绝绝大部分高三学生英语学习与2010年英语高考指挥棒完全背道而驰,其具体表现在(以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为例): ??? 高考英语试卷就是听力20分,阅读60分,写作25分,单选15分,而高三学生实际是从9月1日开学计算至2009年11月24日,以高三学生每天英语学习3小时计算,一共学习240小时。其中,用于听力训练的时间只有10小时,阅读训练时间只有40小时,作文训练时间只有10小时,剩余180小时都用于讲背单词和练背单选题。 ??? 两方面列表对比如下: 从上表可见,与高考导向南辕北辙,再刻苦,也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所以,建议高三学生在底下的英语学习中,以每天学习英语三小时计算,每天至少理应用一个半小时阅读英语名著简写本以及原著,达到一百万词的阅读量。原因在于: 第一,虽然当前高三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以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为主,听力、阅读和写作的等语言使用水平训练只占很少一部分;但当前的高考英语,已经很少单独考察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了解,而是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使用水平,即听力、阅读、写作水平,且越来越多考察基于语言使用水平之上的逻辑思维水平和批判思维水平。 第二,对于高三学生,阅读英文名著简写本是提升英语阅读水平最快,英语成绩提升最快的方法。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学习的关键也在于使用。学了单词和句式,要马上用起来,在大量的使用中体会掌握单词句式的用法,形成英语思维。一本英文原著,一般都有两百至三百页,三十多万词。开始看前面五十页时,会有很多不会的单词和句式,先查清,理解。到后面两百多页,单词本上的单词句式持续重复,反复理解。一本原著看下来,一个单词在上下文里出现五十次,一个句式出现一百次,理解掌握水到渠成。 第三,高三学生阅读英文名著简写本及原著,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爱好选择难度适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书阅读。有两个例子特别值得高三学生借鉴思考研究。200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高二学生王秋睿参加SAT美国高考,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2008年,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二学生刘梓栋参加SAT美国高考,也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他们的经验都是,阅读原著坚持不懈,英语感好了,说不上原因也能知道答案。在每天一个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内,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阅读量。找到一本合适的英文书阅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能读,这样的学习效率才最高。 有一百万词的阅读量,远远超过新课标所要求的三十六万词的阅读量,阅读中掌握五千单词,超过高考大纲要求的三千五百单词。在此基础之上,再踏踏实实地训练听力,理清语法,再训练单选,写作,高考英语就能够冲刺110分。 ①.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每天2-4篇(至少1篇,天天坚持)。 ②.有精读有泛读,不要篇篇都仔细看。 ③.精读应以读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特别是北京试题为主,因为它们才代表了高考命题的真髓。 ④.精读时应适当练习句子成分分析,长句难句增加,必然对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功要求越来越高。 ⑤.精读时还要注意词义词性的辨别,后置定语,连接词语以及由动词形式变化反映的句意的变化。 ⑥.考前练限时阅读,35分钟完成5篇总词数约2400的各类文章。 ⑦.注意总结六类问题的答题规律(主旨大意题,具体细节题,推断词义句义题,判断推理题,文章结构题和观点态度题)。 ⑧.除掌握高考词汇表上的单词外,还应掌握考纲要求的构词法知识(比如今年高考中对于A篇unsettled一词、C篇a turn-taking game等词语的理解)。 高考江苏省考试大纲对英语阅读作了以下说明: 1. 理解语篇主旨大意;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 4. 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Ⅱ. 主旨大意+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A.设题方式 ①.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 The main idea/key point of this passage is that_____.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conclude that____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②.考查文章标题的选择 The best title/headline for this passage is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