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配技术及实务 二、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 第2章 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ppt

汽车装配技术及实务 二、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 第2章 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结构分析 凹模 压边圈 凸模 导向装 置 导向装 置 覆盖件的冲孔模 覆盖件的拉深模 材料:DC06O5 0.8*1235*1580 OP10:拉延(压力机提供压力,模具工作部分形状,材料成形) 2. 行李仓盖外板 OP20修边 OP30修边冲孔 OP40翻边斜楔冲孔修边 OP50翻边整形翻孔 检验、装箱、入库 第2章 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 一、覆盖件的概论 二、车身主体 三、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四、冷冲压生产流程 五、汽车典型覆盖件冲压工艺实例 一、覆盖件的概论 1.覆盖件的含义 覆盖件主要指覆盖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构成驾驶室及构成车身的一些零件,如轿车的翼子板、顶盖、车门外板、发动机盖、水箱盖、行李箱盖、骨架等。 覆盖件组装后构成了车身或驾驶室的全部外部和内部形状,它既是外观装饰性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的受力零件。覆盖件的制造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环节。 覆盖件表面一般都具有装饰性,除考虑好用、好修、好造外,要求美观大方。 2.覆盖件应满足的条件 (1)良好的表面质量; (2)符合要求的几何尺寸和曲面形状; (3)要有足够的刚性; (4)良好的工艺性。 3.覆盖件主要冲压工序 落料、拉深、校形、修边、切断、翻边、冲孔等。其中最关键的工序是拉深工序。 二、车身主体 车身主体主要由车前钣金、前围零件、地板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后围总成、行李舱搁板总成和顶盖总成等零部件焊装而成,如图所示。 1-发动机罩前支撑板; 2-固定框架; 3-前群板; 4-前框架; 5-前翼子板; 6-地板总成;7- 门槛; 8-前门;9-后门; 10-车轮挡泥板; 11-后翼子板; 12-后围板; 13-行李舱盖; 14-后立柱; 15-后围上盖板; 16- 后窗台板; 17-上边梁; 18-顶盖; 19-中立柱; 20-前立柱; 21-前围侧板;22-前围板; 23-前围上盖板; 24-前挡泥板; 25-发动机罩; 26-门窗框 前围上部总成 地板总成 侧围总成 后围零件 顶盖总成 行李舱搁板总成 车门总成 发动机盖 行李舱盖焊接总成 三、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通常都是由拉深、修边冲孔、翻边整三个基本工序组成;有的还需要落料或冲孔,有的需要多次修边、冲孔或翻边,有的工序还可以合并。 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汽车覆盖件来说,要确定其冲压工艺,就必须具体地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结构、材料和技术要求,结合生产批量(纲领)和生产设备条件,才能最后确定。 四、冷冲压生产流程 原材料入库 卷料开卷剪切包料的开包 表面覆盖件材料清洗(根据开卷设备) 中小件剪切 入毛坯库 毛坯配送到生产线 安装模具、调试首件合格 批量生产 检验 入合格件库/不合格件返工 毛坯准备: 生产过程: 原材料入库 卷料开卷 表面覆盖件材料清洗 中小件剪切 入毛坯库 五、汽车典型覆盖件冲压工艺实例 (1)发动机盖结构分析 发动机盖(又称发动机罩)是最醒目的车身构件,是买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对发动机盖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 发动机盖的在结构上一般由外板和内板组成,中间夹以隔热材料,内板起到增强刚性的作用,基本上是骨架形式。 1.发动机盖 车身覆盖件的工艺性关键是拉延工艺性。覆盖件一般都采用一次成型法,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拉延条件,通常将翻边展开,窗口补满,再加添上工艺补充部分,构成一个拉延件。 (2)发动机盖冲压工艺分析 工艺补充是拉延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指为了顺利拉延成型出合格的制件,而在冲压件的基础上所添加的那部分材料,用以满足拉延、压料面和修边等工序的要求。这部分材料仅仅是冲压成型需要而不是零件所需要的,故在拉延成型后的修边工序中需将工艺补充切除掉。 大多数汽车车身覆盖件都需要添加工艺补充后才能设计成能拉延成型的冲压件,这是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普通简单拉延件拉延工艺设计的主要不同点。 拉延工艺分析 工艺补充部分有两大类:外部工艺补充、内部工艺补充 外部工艺补充——压料面 压料面是指板料在凹模圆角以外的法兰部分,工件本体部分或工艺补充部分组成,其应是平面或曲率较小的曲面,不允许有大的起伏或拐点在拉延成型过程中,压料面的材料被逐渐拉入凹模型腔内,转化为覆盖件形状。压料面与凸模形状保持一定几何关系,保证在拉延过程中板料处于张紧状态,并能平稳地包拢凸模,防止起皱破裂。 覆盖件拉延成型时,在压料面上敷设拉延筋或拉延槛,对改变进料阻力,调整进料速度使之均匀和防止起皱具有明显的效果。 敷设拉延筋的主要作用: (1)增加局部区域的进料阻力,使整个拉延件进料速度达到平衡状态。 (2)加大拉延成型的内应力,提高覆盖件的刚性。 (3)加大径向拉应力,减少切向压应力,延缓或防止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