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史 第7章 元代工艺美术.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绘有鬼谷子下山青花罐在国外拍出天价2.3亿人民币 日前,在伦敦举行的佳士得“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只绘有鬼谷下山图的中国元代青花罐以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的成交价,让这件中国瓷器成为全世界最昂贵的陶瓷艺术品和亚洲最昂贵的艺术品。此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为930万美元。 这只青花罐之所以能拍出天价,专家认为: 其一,它贵在是元代的东西,距今已700年了,品相完好的存世已极少,又产于中国青花瓷器鼎盛的时期,它代表了青花的最高水平; 其二,贵在有人物、有故事,鬼谷下山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下山助其弟子孙膑,为齐国解除燕国之围的故事,现存类似的有人物故事的青花瓷器,已被记载的只有7个,保存在世界各国几个知名博物馆里,这是唯一能流通的第8个; 其三,这只青花罐所绘图案精美,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可以肯定,这是当时的画家所绘,而非出自工匠之手。 该瓷器高为275厘米、直径33厘米,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着一面旗,写有“鬼谷”二字,这件元青花瓷器出品于我国青花瓷烧造鼎盛时期,距今700年,且保存完好,施釉精良,画工细腻,烧制工艺极为高超,堪称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此类瓷器国内传世品极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见,像鬼谷子下山这样绘有故事情节的就更少。 此罐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之师傅鬼谷子,在齐国遣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与独孤陈。鬼谷乘坐一虎一豹的车,表现出武艺超凡如仙,可百战百胜神态,车前两步卒手持长矛开道,独孤陈之子独孤角英姿勃发,手举鬼谷战旗,纵马而行,他将领部下三千同往搭救。苏代骑马回峰、一副焦急而又有必胜的神态,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其繁密的构图、其形神兼备、其生动笔意、其翠丽料色、其琼玖瓷质、其端庄造型等无处不使人倾倒。价重艺林、风靡全球,无愧称为“天下第一元青花”。 元大都 一、人性化设计——四合院 第三节 住宅设计 这是四合院的平面图;在布置上非常的讲究,以‘贯通上下,天地回旋’之势营造空间布局,这在风水八卦上是‘会于中堂,栖息余域。暗示发达。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xùn]? ”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影壁 影壁又称为照壁,建在四合院大门的对面或大门内对着门外,影壁是为了使气流绕影壁而行,《龙经》中记载,直来直去损人丁的说法。影壁在建造上有一定的规矩。一般的是一字硬币,较多建在官宅或富商门前,起到冲煞的作用。 二、服装设计 1、男子服装设计 第二节 家具与服装设计 元代贵族便服 图为窄袖织龙纹锦袍、瓦楞帽、云肩、缎靴展示图。元代贵族袭汉族制度,在服装上广织龙纹。据《圆史舆服志》记载,皇帝祭祀用衮服、蔽膝、玉簪、革带、绶环等有饰有各种龙纹,仅衮一件就有八条龙,领袖衣边的小龙还不计。龙的图案是汉族人民创造的,它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文化。晚唐五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都无例外地沿用了这一图案。到了元代更加突出,除服饰大量用龙之外,在其它生活器具中也广泛使用。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 元代皇帝锦袍 元代贵族便服 本图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像。戴外白内黑的皮冠(貂皮暖帽),着浅米色毛绒衫,额前有发微微露出,垂至帽下末端向左右分披散。冠下耳后垂鬟(两辫作成的鬟)。按《圆史舆服志》记载有:“服白粉皮则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此像为白金答子暖帽穿锦袍的皇帝。 元代贵族便服 图为穿皮毛服的帝王及穿锦袍的侍臣(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元世祖出猎图》描绘的是元朝皇帝携同臣僚出外狩猎时的情景。画中皇帝穿皮毛之服,大概主体是银鼠,领、袖部分的边缘,可能是紫貂。其他臣僚则穿锦袍,锦袍上织有精美的花纹。 元代织金锦袍与半袖 本图为织金锦半袖展示图。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