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及作用【含答案及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明方法及作用【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 班级 分数 题号 总分 得分 、现代文阅读 1. (2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阅读下文,完成 小 题。 狼蛛的猎食 (1)我在实验室的泥盆里,养了好几只狼蛛。从它们那里,我看到狼蛛猎食时的详细情 形。这些做了我的俘虏的狼蛛的确很健壮。 它们的身体藏在洞里,脑袋探出洞口,玻璃 般的眼睛向四周张望,腿缩在一起,作着准备跳跃的姿势 ,它就这样在阳光下静静地守 候着,一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2 )如果它看到一只可作猎物的昆虫在旁边经过,它就会像箭一般地跳出来,狠狠地用 它的毒牙打在猎物的头部,然后露出满意又快乐的神情,那些倒霉的蝗虫、蜻蜓和其它许 多昆虫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做了它的盘中美餐。它拖着猎物很快地回到洞里, 也许它觉得在自己家里用餐比较舒适吧。它的技巧以及敏捷的身手令人叹为观止。 (3)如果猎物离它不太远,它纵身一跃就可以扑到,很少有失手的时候。但如果猎物在 很远的地方,它就会放弃,决不会特意跑出来穷追不舍。看来它不是一个 A (贪心大,老不满足)的家伙,不会落得一个“鸟为食亡”的下场。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狼蛛是很有耐性,也很有理性的。因为在洞里没有任何帮助它猎食的设 备,它必须始终傻傻地守候着。如果是没有恒心和耐心的虫子,一定不会这样 B (长久地坚持下去,),肯定没多久就退回到洞里去 睡大觉了。可狼蛛不是这种昆虫。它确信,猎物今天不来,明天一定会来;明天不来,将 来也总有一天会来。在这块土地上,蝗虫、蜻蜓之类多得很,并且它们又总是那么不谨慎, 总有机会刚好跳到狼蛛近旁。所以狼蛛只需等待时候一到,它就立刻窜上去捉住猎物,将 其杀死。或是当场吃掉,或者拖回去以后吃。 (4 )虽然狼蛛很多时候都是“等而无获”,但它的确不大会受到饥饿的威胁,因为它有 一个能节制的胃。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吃东西而不感到饥饿。比如我那实验室 里 的狼蛛,有时候我会连续一个星期忘了喂食,但它们看上去照样气色很好。在饿了很长一 段时间后,它们并不见得憔悴,只是变得极其贪婪,就像狼一样。 (5)在狼蛛还年幼的时候,它还没有一个藏身的洞,不能躲在洞里“守洞待虫”,不过 它有另外一种觅食的方法。那时它也有一个灰色的身体,像别的大狼蛛一样, 就是没有 黑绒腰裙一一那个要到结婚年龄时才能拥有 。它在草丛里徘徊着,这是真正的打猎。当 小狼蛛看到一种它想吃的猎物,就冲过去蛮横地把它赶出巢,然后紧迫不舍,那亡命者正 预备起飞逃走,可是往往来不及了 一一小狼蛛已经扑上去把它逮住了。 (6)我喜欢欣赏我那实验室里的小狼蛛捕捉苍蝇时那种敏捷的动作。苍蝇虽然常常歇在 两寸高的草上,可是 只要狼蛛猛然一跃,就能把它捉住。猫捉老鼠都没有那么敏捷 (7 )但是这只是狼蛛小时候的故事,因为它们身体比较轻巧,行动不受任何限制,可以 随心所欲。以后它们要带着卵跑,不能任意地东跳西窜了。所以它就先替自己挖个洞,整 天在洞口守候着,这便是成年蜘蛛的猎食方式。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指出(1)( 5)( 6)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 (2015,广西南宁)说明文阅读 话“扇” 也+ 户工 水 ★俗 扇子起源于中国,至少有三、四千年历史了。扇,古称箑(sha),《说文》:“箑, 扇也。”古代“箑”、“扇”并称,《方言?杂释》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 谓之扇,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箑。历史上,扇,也称作“五明扇。 扇子起始于何时,众说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扇子起源于虞舜时代,晋人崔豹《古今 注》记有舜为了 “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 以《尔雅》中记载的“以木曰扉,以苇曰扇”来推测,早期的扇子应是长方形的苇编 物,到了殷代,扇子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野鸡的尾羽制成的,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最早扇子不是用来要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用的, 故称作“障扇”。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取凉,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深受人 们的喜爱。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制作,扇面上还绣上花朵图案。 扇子在我国是一种文化,并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扇子的“家族”非 常庞大,有几百种之多,但又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扇,不能折叠;另一类是折扇, 可以敞开收叠。 “平扇”应该是不能折叠的扇子的总称,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 称作“合欢扇”。历史上平扇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的多种形式,然后用木、 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最晚是在魏晋时期就已出现了,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 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王 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南宋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了一种时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