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分类题型解题技巧集例—杨树.pdf

2016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分类题型解题技巧集例—杨树.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 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分类题型解题技巧集例 杨树 一、形象类 1 二、意境类 4 三、意象类 7 四、技巧类 9 五、关系类 11 六、炼字类 13 七、语言风格类 15 八、诗眼类 18 九、思想感情类 20 十、一词(句)领全诗类 24 十一、篇章结构类 26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 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 思路与方法: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 )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 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3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4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 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 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 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 全诗看, 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 这种象征 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 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 来探求象征体和 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分析思路: 1、捕捉所写物象描 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 、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挖掘 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常用方法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等。 3、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 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 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 有两种类型, 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 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 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