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专项措施.doc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专项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化窝煤业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四位一体” 综 合 防 突 措 施 编制单位:安全科 编 制 人:陈玉根 编制日期:11月3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运输大巷基础概况………………………………………………………………………5 地面相对情况及邻近采区情况………………………………………………………5 煤岩层赋存特征………………………………………………………………………6 地质结构………………………………………………………………………………7 第四节 水文地质情况…………………………………………………………………………8 TOC \o 1-3 \h \z \u 第二部分 区域防突方法 11 第一节 区域突出危险性估计 11 第二节 区域防突方法 12 第二节区域防治方法效果检验 12 第四节 区域验证 14 第三部分 局部综合防突方法 16 第一节 突出危险性估计 16 第二节 局部综合防突方法 16 第三节 局部防突方法效果检验 18 第四节 安全防护方法 19 一、通风和瓦斯监测 19 二、机电防爆 20 三、压风自救 20 四、安全避灾 20 第四部分 实施防突方法岗位责任制 21 第一节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防突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组成及责任 21 第二节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防突管理制度 23 第五部分 相关必备图纸 23 图一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区域验证钻孔(估计孔)部署示意图 24 图二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排放孔部署图 25 图三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26 图四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放炮警戒部署图 27 图五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系统图 28 运输大巷综合防突方法审批意见 名称 审批意见 署名 日期 技术科 安全科 机电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指示 备注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方法 贯 彻 和 考 试 记 录 落实人署名: 落实时间: 落实地点: 在册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原因: 片区责任人: 队长: 班长: 签 字 成绩 签 字 成绩 签 字 成绩 签 字 成绩 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方法 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 3、《运输大巷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煤矿瓦斯抽采基础指标》(AQ1026-) 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要求》(AQ1029-) 6、《防治煤和瓦斯突出要求》 7、《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8、《黔西化窝煤业有限责任企业4#煤层、9#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研究汇报》 第一部分 工作面基础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 一、地面相对位置: 运输大巷地面相对位置:黄家寨周围。 二、井下相对位置: 巷道位置:该巷道在30万吨扩能工程中部,上部为扩能工程上部采区(未部署),下部为扩能工程下部采区(未部署),走向部署。 三、地质层位: 运输大巷在9#煤层中掘进。 四、标高: 地面标高:1613~1711m。 井下标高:1365~1369m。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九号煤层:在龙潭组中部,是区内发育最好一层关键可采煤层,厚1.0~1.8m,平均1.3m。煤层结构简单,通常不含夹矸。层位稳定,属稳定型煤层。煤层走向北偏东,倾向南东,倾角8~12°,平均10°。煤层呈粉粒、块状、中细条带状结构,局部见中宽条带。煤层属半亮型、低硫、低中灰无烟煤。 顶板:该煤层顶板为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成。泥质胶结,平行层理及波状层理,节剪发育。 底板:该煤层底板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泥质胶结。粉砂岩3.5m左右。 瓦斯:该煤层瓦斯含量1.47m l/g,属高瓦斯煤层,煤和瓦突出危险性判定为:不含有突出危险性,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Ⅱ类(自燃)。 煤岩层综合柱状图(见附图一) 第三节 地质结构 化窝井田在娄山关大背斜南东翼西南段,区内总体呈一单斜结构,地层走向NEE—SWW向,倾角5—25度,通常10度左右。区内地面共有断层7条,在矿井一号钻孔发觉一小型隐伏断层,断层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次之,除F1为逆断层外,其它6条均为正断层,其中中兴断层4条,小型断层2条。矿井范围内断层密度0.27条/km2。由此说明矿井范围内结构简单,另外在50多年生产过程中,所揭露地质资料中未发觉有断层破坏迹象。运输大巷施工过程中不会有断层影响。 第四节 水文地质情况 长兴组地层平均厚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