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育.doc.docx

2019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育.doc.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湘教版 ]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课时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的概念: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的划分及空间分布形态: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 1.概念 2.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 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第二节 区域的发展阶段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 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2.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二、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段 经济发展水 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 平 值高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 产业结构 第三 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产业加速发展 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 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 度 给自足特征 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 信息网络逐 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 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第二课时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 1 页 一、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 12 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 (注:未包 括港、澳、台地区) ;中部 9 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 10 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2.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二、南北差异 北方 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 多山地丘陵, 热量丰富, 水分充足, 有色金 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 环境污染、 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治理污染 三、西部大开发 1.范围: 10+2+3(西部地带 10 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 3 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2.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3.措施: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加快优势资源开发, 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4.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 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 开凿输水隧洞, 调长江水入黄河上 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京、天津 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2.西气东输 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