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同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大同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大同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近年来,大同市林、 在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前提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地控制了林 业有害生物大肆蔓延的趋势。但是在看钊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与林、发展新形势和国家林业局对有害生物控制的新要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以食 叶害虫为例,在大同市,一般每年 1 代的害虫,如松毛虫、舞毒蛾、天幕毛虫、叶蜂等在无人为干扰的前提下,一般 7 年~年为 1 个周期。在灾害的潜育期,一般不足以引起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即使大暴发,由于森林具有较强 的自我修复能力,所造成的损失王不如农、灾害明显。据 1982 年~年在灵匠县人工油松林中设固定样地观测,油松失叶 1/3 对林木蓄积和高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失叶 1/与不失叶生长量相当,只有连续年失叶量在 2/3 以上时,才会对油松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在林业系统中 比较冷僻,有关领导特别是行政领导知之较少,“平时不过问,成灾忙一阵”。每当看到树叶被虫子吃光才想起应该积极除治,甚至动不动就想起动用飞机,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孰不知在害虫大发生时它们的天敌也是数量最大值即将到来的时期,因此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天敌。 另外,由于害虫发育不整齐,且繁殖率极高 ( 一般子代为母代的倍 ) ,即使杀死率达到 95%也只是人为地稀疏了虫口密度,残留下的害虫仍足以繁殖出造成相同危害程度的后代,这就是为什么年年化学防治,年年成灾的原因。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用化学防治暂时控制了一种害虫,却造成了另一种危 害更重的害虫成灾。 重造轻管,重治轻防如在造林规划设计时适地适树这一造林基本措施,从未得到有效贯彻。育苗、调苗缺乏前瞻性,如上世纪年代中期大量调入河南白 榆,结果导致红足壮异蝽大暴发。而在中龄林抚育中,我们可以追忆到 30 年前着力推广的由管涔山林区首创的“轻勤”抚育法,将混交林砍成纯林、复层林 变成单层林,结果导致松扁叶蜂暴发成灾。在整个林业投资中,造林有资金,防灾没有钱,这种情况延续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当有害生物暴发成灾时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人才溃乏,执法不力组建专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在大同市已有 20 多年历史,自年开始进行第一次森林病虫害普查以来就有了专职工作人员。 又正式成立了山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大同分站。各县 ( 区) 至年也已成立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每站有 3 名专职检疫员,另在各林场、苗圃、乡镇聘任了兼职检疫员。但到了 20 年后的今天,机构不但未见充实发展,反而逐渐萎缩,有的县 ( 区 ) 甚至已无专职机构和人员。森林植物检疫机构是国务院惟一批准的、可以着装的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执法力 度不足,甚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 尽快开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局面. 1 加强苗木产地检疫红脂大小蠹、松疱锈病、柠条豆象等危险性有害生物,都是在大同市苗圃、幼林地内可能出 现的,特别是油松、樟子松大苗从外地调运时一定要特别慎重。另外,杨原木 可能携带光肩星天牛,外运时一定要先进行除害处理。处理方法,可以锯成厚度在. 50cm以下的板材采用熏蒸、高温烘烤等方法消灭害虫。并通过检疫将有害生物控制在源头。 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强化调运检疫管理,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和传出。凡无产地检疫合格证的林产品一律不得进行调运,对调入的林产品要加强复检、补检,规范调运检疫签证程序。调运时要提供产地检疫合格证、调运申请书、单位介绍信和调运人身份证复印件,实行计算机签发和网上传送,建立远程诊断系统,不断提高检疫检验能力和水平。 依靠科技创新,推行工程治理对目前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要集中力量、集中投资实行工程治理和重点防治。并且在防治过程中要采用无害化技术。所谓无害化,即经过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会对生态形成危害。严禁使用高毒、广谱、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如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等制剂。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鸟兽治虫 ) 和人工、物理、机械防治手段。在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成灾时,也要选用那些生物源、微生物源、矿物源等来自大自然的农药,而不用化学合成农药。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从年开始在灵丘县油松人工林油松毛虫综合防治中成功运用的赤眼蜂;年以来在杨树丰产林青杨天牛防治中使用的肿腿蜂和蛀姬蜂;防治食叶害虫时使用的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灭幼脲、苦参烟碱;防治白杨透翅蛾时使用的性诱剂;对付中华鼢鼠时的人工地箭钉杀;防治介壳虫时利用红点唇和异色瓢虫;招引益鸟以及使用高压电网灭虫灯等方法,均为无公害防治

文档评论(0)

153****8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