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PAGE 《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和李白诗风。 2.掌握夸张、起兴、用典手法的作用。(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喜事以酒庆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借酒消愁。今天我们来共同研读李白的《将进酒》,看一下在此文中,李白借酒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吟咏诗文 1、诵读本诗,提出两个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清句读。请大家尝试自由读一读。同时在读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批注在书的旁边。 2、找同学来吟咏一下。适时的进行吟诵指导。 三、情感分析 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这首诗李白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诗。那么,李白的抒情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飘逸的、想象丰富、豪迈瑰丽。 2、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 明确:悲、欢、愁 3、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明确:李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转眼之间满头的青丝已经变成了满头的白发。  夸张是李白浪漫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看看这篇诗文中还有哪里有夸张? 明确:“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由江水的永恒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起兴。 这句话和白发有什么关联? 明确:(朝、暮,速度之快,都是极尽夸张的手法),先言黄河再说白发,这种艺术方式我们在《诗经》里面接触过。(比兴)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①使用了用典的手法。②这里化用曹植的诗句,是借以自况。用曹植很有才干但遭排挤,终不得用的遭遇来自比,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四、课时小结: 1.品味情感 悲伤→悲叹人生短暂、韶华易逝 欢乐→朋友聚会 愤激→怀才不遇 狂放→悲之重、愤激之深 2.李白诗风:“会须一饮三百杯” 、“斗酒千金”、“万古愁”、“黄河之水天上来 ,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些夸张句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也表现了李白奔放飘逸的诗风。 五、课后作业: 以“我眼中的李白和李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将进酒》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诗歌已有一定量的积累,对诗人李白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阅读、揣摩语句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将进酒》效果分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产生新的疑问,驱使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最后又让学生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做到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对学生阅读诗歌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诗歌表情达意的魅力所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将进酒》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为《唐诗宋词选读》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将进酒》对前面的诗歌学习起到总结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科学的阅读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课时跟踪训练 阅读《将进酒》,完成下面题目。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颍阳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抒发感情。这种表现方 法,在古诗中叫: (2)黄河源远流长,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运用的修辞方 法叫: (3)如果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写什么呢? 答: (4)“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诗句悲叹什么?(回答不超过5个字) 答: (5)从整体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句子,可以看出含有比喻。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不超过6个字) 答: (6)这两个“君不见”的句子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描写的角度不同。 前者的角度是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