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十大热点知识考前预测(精华版).doc

2021届高考历史十大热点知识考前预测(精华版).doc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21届高考历史十大热点知识考前预测 时间是回不过去的,但思想常常如一根无形的杠杆把历史撬动起来,从而把某些历史元素重新激活,并对未来的研究产生直接的影响。 热点一: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创新 热点介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2017年,史学界就此探讨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一)从历史学的社会性质出发论述历史研究的根本方法。(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的珍贵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三)汲取国外、域外史学的有益经验,加强思想创新、理念创新、表达形式创新、传播路径创新。(四)重建中国历史的叙述结构以及历史书写的新视角。(五)从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构建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儒学发展与文化自信 历程 地位 原因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创立和发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革 秦朝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家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那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的改造 儒学处于独 尊的地位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宋明时期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 儒家思想 正统地位 更加稳固 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理学产生并发 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明清之际的批判继承 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的腐朽。 儒学的近代转换 (1)抵抗派和洋务派:肯定并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但主张改变对外来文化封闭保守的态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挑战传统心态。既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又保留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2)维新派,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用用儒家思想的的权威为变法制造理论依据,以减少变法的阻力,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体西用”,实质上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治国指导思想的地位。 (3)革命派批判儒家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不拜孔子,读四书五经但并未在思想领域对儒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 (4)北路军阀出于复辟帝制的目的,掀起“尊孔复古”运动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护身符激进源全面挑战封建礼教,动摇了封建正统的地位。 对应习题: 对应习题: 1、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的过程。这说明 ( D) A.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不断 B.儒学受到其他思想的挑战 C.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 D.先进文明的历史传承价值 2.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A) A.影响了民间的文化心理建构 B.反映出明清社会的风俗良善 C.被官方广泛刊刻向全国推介 D.成为当时通俗文学发展主流 3. 1917年,陈独秀在《答俞领华(宗教与孔子)》一文中指出:、“中外学说众矣.何者无益于吾群?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据此,陈独秀认为 (C) A.儒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B.摒弃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C.传统文化存在有益成分 D.对东西方文化态度片面 4.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D) A.周文化和希腊文化的相似性 B.在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频繁 C.东西方文明起源的时间相同 D.周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原典地位 热点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区域经济社会 热点介绍:“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后,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界对于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所带动的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因此,2017年,学界更多地将视野集中于区域经济社会层面:(一)梳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变革、衍生对地方区域贸易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连通黄渤海沿岸地区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或称“东海丝绸之路”,由黄渤海沿岸地区通过经济文化交流而逐渐形成,在区域空间上与南海丝绸之路互为补充,丰富与完善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地理空间,为相关区域研究奠定基础。(二)探讨古代区域经贸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如广东、福建、浙东、岭南、江南等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下,与西方世界展开了深入的经贸往来。(三)研究典型商品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流动,诸如丝绸、瓷器、南京布等中国商品远销

文档评论(0)

寂寞高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