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学习教学学习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解决诗歌鉴赏过程中的困惑,了解诗歌的特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 提高鉴赏的 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找到鉴赏诗歌的最佳角度和具体突破口,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教学设想: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 ,到 唐诗宋词元曲, 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可以说, 我们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 不过,据我所知,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如何评价“明珠”的真正价值还是比较茫然的。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 如何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 和鉴赏水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以下这个问题。 (解说: 高中生虽然学习甚至背诵了不少古诗, 但面对一首从未学过的古诗时, 鉴赏仍无从 下手, 或有时分析不到点子上, 为解决这个问题, 特将“鉴赏、分析的方法”作为重点提出来。) 二、教师提问,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 问: 同学们在古诗鉴赏方面存在着哪些困惑与问题?(学生各自发言,谈自己学习、鉴赏诗歌的体会与困惑) 。 明确:总结整理一下大家的体会,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读不懂诗歌,看不懂作者的意思,体会不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把握不准意境、主旨。 (二) 不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三) 有时隐约有点感觉,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恰切(心里明白了但写不出来) (解说: 问题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来, 才能取得有效的突破与收获。 也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 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思考和研究,以此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 三、课堂分析、讨论 解决“读不懂诗歌”的问题, “读不懂”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不懂得所写的景物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二是不注意某些字词运用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 1、先分析第一层次的问题 ①出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孤帆”、 “远影”、“长江”、“天际”等,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景象:随着孤帆成为远影,隐没在长江的天际尽头时,诗人的心也随着长江的水起伏不定, 滔滔流去。 从“象”看是“景”, 但其“意”则是别情。 这首诗的意义如果不是依托这些景(意象)是难以表达的: “景”中蕴涵着作者的情,这些景又如此地与某种感情相契和、相对应。 出示马致远《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从这首诗的“意象”中,也不难体会到与之对应的作者的内心情绪吧!  (学生分析、回答) 。 ②小结: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 在诗歌中, 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 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 也就是说, 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 正如我们在许多诗歌中看到的, “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着生命 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 如《诗经》 中“关关 睢鸠,在河之洲”;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雨” 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有关。 更普遍的是“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 怀念亲人有关。 如“举 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香雾云鬓湿, 清辉玉臂寒” (杜甫)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等等,不胜枚举。了解这些典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诗歌作品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文档评论(0)

136****9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