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学习教案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 对于荆轲, 历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怎么看待他 ? 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希望可以 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 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 ; 体会其一 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 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 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 第 1 页 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 2019 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 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 9000 多年前的中国,早就 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 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 ?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 ?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 ?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 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 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 33 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刘向其人:约 -77 年至 -6 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 字子政, 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 。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 ,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 、《新序》、《说 第 2 页 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 、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 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 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 《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 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 运用虚构的手法。 、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 《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 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 ; 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 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 第 3 页 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 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 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 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 忌。 ( 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 霸王阖闾。 、魏国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燕国荆轲 战国末期燕国人, 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 功败垂成。 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 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走进文本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 -227 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 -230 年灭韩, 秦王又于 -228 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 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 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 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 第 4 页 礼遇他 ( “遇之不善” ) ,太子丹十分愤恨于 -232 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 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

文档评论(0)

158****38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