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本课堂的追求.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山珍海味”到“家常小菜” ——浅谈品德课程回归常态的思考 长兴第六小学 应珏丽 669493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品德课程经过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原本的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到现在的生活化、多元化、活动化教学。这门课程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了。但是静下心来思考现状,我们是否也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品德课堂就应该是有活动来演绎的精彩课堂。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一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期间,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谈论:老师真是不简单啊,能歌善舞,还准备了那么丰富的活动,真是花时不少啊!更多者望洋兴叹:这么完美的课堂,是我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境界啊!是啊,这一堂堂的精品课就好比是那“山珍海味”,营养丰富却不容易吸收。那么,它是不是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意义——示范作用了呢?为此,更多的专家和老师呼吁:回归草本课堂。何为草本课堂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常态课。常态课是针对于“精品课”而言的,它既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态下可以随心所欲的原生态课;也不是需要刻意准备的、精心包装的、经过多次预演的课。常态课不但是生气勃勃,更要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返朴归真,反应教学本质、正常状态的课。相对于“山珍海味”来说,它就好比是精致的“家常小菜”。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也时刻在探索、反思、改进自己的品德课堂。如何展现“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呢? 一、资源真实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苏霍姆林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的缺点的杂草。”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情境,提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逛商场》的教学中,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让孩子们说说自己逛商场的经历,说说自己是怎么样选择商品的,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和大家分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逛商场买东西的经历,有成功的,失败的,称心的,不如意的,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再现。教学设计就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谈话去回忆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有效的完成了教学内容,更指导了生活,真可谓一箭双雕。 因此,常态课首先得走入儿童的生活世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还品德教学以本来的面貌——源于儿童生活,回归儿童生活,指导儿童生活。这样的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德常态课。 二、手法朴实 每一种教学手法都有自身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处处适用的全能手段。同样,每种手法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不利于某些教学和学习。另外,还要从实际出发,考虑效益性,尽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 纵观各类公开课,其中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教学手段的运用,尤其是课件追求极致。甚至有时成了课件的大PK,外出上课还专门配备一个电脑老师。过渡追求精彩的课件偏离了常态教学追求的本质,如何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课件呢?这对老师来说是“舍得”的一种考验。有位老师在执教《我长大了》中为了让孩子们从直观上看到长大的变化,选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第一次教学时老师为了追求课件的精致,他精心拍摄了两段录像,一段展示的是一个刚会爬的孩子趴在床上玩的情景,然后展示了一个小学低年级孩子在跳绳的场景。让孩子说说他们有什么变化,从中感知他人成长。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举手发言的并不多,回答的内容也很浅显。发现问题后老师就改为让班里的孩子带来一张小时候的照片,让其他孩子猜猜他是谁,说说他有什么变化。手法更简单了,但学生却说出了很多。当我们审视这两个不同的教学策略时,不难发现这位老师后面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从身边熟悉的朋友感知成长,学生感受更深刻。这样的教学简洁朴实也更有智慧,让人领悟什么叫“大道至简。” 上面案例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常态教学需要的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再现。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促进情感内化、进行行为指导,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和实践课堂学习所得,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实践品质,发展生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

文档评论(0)

132****06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