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docxVIP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 谢易和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资产处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良贷款对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构成重大威胁,是引发银行经营危机,进而导致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妥善处置不良贷款不仅有利于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也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总体情况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和结构性调整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现“量率双升”。为加快盘活不良贷款,增强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国家近年相继出台《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等相关文件,允许省级政府设立或授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辖内不良贷款的批量转让工作,加上部分未持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和国有银行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不良贷款处置市场形成多元化格局。从处置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规模虽有所提高,但相较而言处置力度却有所下降。据公开可查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约15000亿元,比提高541亿元;上半年我国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约8000亿元,比同期多处置1665亿元;前3季度共处置不良贷款约14000亿元,比同期多处置1765亿元。从上述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同比有所提高,但相较于不良贷款余额规模上升幅度而言,处置力度却有所下降: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占不良贷款余额比重为87.94%,比下降7.67个百分点;前3季度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占不良贷款余额比重为59.14%,比前3季度下降1.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不良贷款新增规模高于处置规模,不良贷款余额呈上升态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分析 (一)银行自行处置不良贷款面临的问题 1.法律清收难度大 法律清收是银行化解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但在实践中通过法律清收不良贷款难度较大,尤其是债务人恶意拖延,通过提起管辖权、上诉、公告送达、提起异议等司法程序故意拖延,清收程序往往会持续两至三年,极大影响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时效。以房屋抵押偿债为例,实践中不少债务人为规避法院拍卖抵押房屋,通过伪造成债务人“唯一住房”、与案外人串通订立虚假长期租赁合同等方式,阻碍、拖延执行程序或压低处置价格,导致即使法院判决银行胜诉,银行债权也难以实现保全。 2.债务人信息获取难 直接追收是银行较为常见的处置方式,但因面临着债务人信息获取难、获取成本高等问题,导致银行追收难度大,影响处置时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获取债务人信息的平台技术和数据支持,难以获取债务人的有效信息,不利于银行追收。而掌握债务人相关信息的行政部门往往仅接受已经取得司法文书的债务人相关信息查询,对尚未采取司法追收、但急需推动不良贷款处置的银行而言构成较大障碍。 3.相关税费成本高 以物抵债是银行较为少有的处置方式,因为涉及的税费成本较高,影响银行处置的积极性。以物抵债多为司法拍卖流拍后被动抵债,评估价值虚高,而债务人大多处于资不抵债的边缘,无法承担相关税费,接收、持有和处置环节的税费有时候需要银行独自承担,加重银行交易税费负担,导致不良资产处置价值大打折扣,严重影响银行处置积极性。 (二)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处置不良贷款面临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 由于不良贷款属于特殊商品,其定价往往受相关债务人和保证人的偿债能力、抵(质)押物的质量及限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开展尽职调查了解清楚,并予以充分评估后方能对不良贷款进行定价。在实际操作上,不良贷款转让方往往集中在每季度末期推出不良资产包,未能给资产管理公司充足的时间开展尽职调查工作。甚至存在信息披露不详尽,如存在债权争议、抵押权争议等关键信息的隐瞒,往往在收购不良贷款后才能察觉,给资产管理公司带来利益损失。 2.资金成本高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有限,导致资金成本相对偏高。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改制后,资金大多来自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等短期融资渠道,对资产收益率要求较高,意味着资金成本也较高。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则因资金实力不足、資金来源渠道有限等问题,导致资金成本高企。部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经营除自有资金外,其他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在流动性趋紧背景下,资金成本日渐高涨,限制其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 3.司法执行难 司法诉讼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不良贷款处置而言存在着执行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财产保全难。个别法院因不认可资产管理公司的保函,往往要求其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