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战略进攻》教学设计正式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3 课 走向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 知道 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可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联系旧知识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采用问题解决法,结合教学地图,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所采取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在分析全国战局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了解陕北战场和山东战场的情况。 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分析指出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和有利条件。结合地图,讲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并指出其意义。 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地图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放战争初期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军事行动及其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让学生深切感受当年宏阔的历史场景、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 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能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重点难点 本课所涉及的知识属了解层次,只须知道这三次重要军事行动的过程及相关史实即可。因此,可将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能力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本课以我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反攻为主线,从宏观上勾画了解放战争初期大约一年的军事斗争史,内容精彩,故事性、趣味性强。采用研究性学习、讲述法。指导学生在本课内容中自主选择其一,组成小组,通过课内外收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 式 (如故事会、多媒体展示等 )相互交流,体会当时宏阔的历史场面,感受毛泽东的用兵如神。 教师也可通过提问题,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中指导 学生利用地图加深对这一时期事件的了解。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引言中所提问题:中共中央为什么要主 动撤离延安与转战陕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主要原因是当时敌我力量的悬殊,并简要介绍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情况。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中共中央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付敌人的进攻 ?并引导学生认识:保卫自己的首府和指挥中心固然重要,但大敌当前,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决不能硬拼硬打。因此,中央采取了诱敌深入、寻找有利时机、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主动放弃延安。同时,可引导学生认识:在当时危险而又艰苦的环境下,毛泽东、周恩来等不顾个人安危,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指挥全国战场,充分体现了伟人的风范。 这不仅极大地鼓舞了西北地区军民,也是我军能 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作战情况。 可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到有关战役的地点 (如延安、 青 化砭、蟠龙镇、 沙家店等 ),并结合地图介绍我军转战陕北的基本情况 (可安排两三个学生介绍, 其他学生补充;也可由各小组推举代表上台发言 );也可通过多媒体资料使学生直接感受当时 的情况。 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有何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中共中央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 [孟良崮上火如潮 ] 指导学生结合地图以故事会的形式介绍这一战役的情况。要着重指出,孟良崮战役是决定 山东战场的关键一战,该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千里跃进大别山 ] 简单分析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的状况,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必 要性和条件。结合地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分,思考课文中的“想一想”问题:为 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引导学生展开讨沦,教师总结 时应指出: 大别山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是国民党战略上晨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又曾是 老革命根据地, 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人民解放军易在这里立足生根。 占据了大别山就可以东震 南京,西遇武汉,南扼长江,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然后结合地图,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或相互介绍,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情况,内容围 绕突破黄河天险、 鲁西南战役、 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这一主要线索展开。 在此基础上, 使学生 认识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体会其意义。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积累,需要平时的勤学苦练。有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他的学生们说: “今天你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 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 “从今天开始,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