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授课 狼牙山五壮士 课型 讲读课文 2 课时时间 学会本课 1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 谈话导入: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 谈话导入,让学 始进犯中国领土。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 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 导入 主义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 代背景,有助于学生 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 1945 年,日本侵华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 ( ) 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抗战期间,无数次残酷的战斗 英雄的内心。另一个 分钟 让中华儿女铭记于心, 其中有一场战斗, 给中国人和现在 作用就是战争故事的 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 话题可以激发学生学 2.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 习兴趣,使学生集中 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注意力,以更好地完 3.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 成教学目标。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在这里,有一 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它记录着五位英 雄的动人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 1941 年的狼牙山, 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 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 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 (学生朗读、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 学生读后交流, 教师引导概括。(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 和敌人英勇作战, 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自学生字新词。 .自学检测: 新课 (1)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学 寇:注意与“冠”区分。 “抡”与“抢”区分开。 ( )分钟 “悬”不要读成“县” 。 2)请同学们认真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不同。 我们先看看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检查纠正。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晋察冀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节省课上的时间,把时间分配到必要的教学环节中去。 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销) 、河北省的简称。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 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的感情色彩。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壮烈豪迈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大举进犯 纷纷滚落 ②这些词语,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 (前两行是描写五壮士的,后面一行是描写敌人的) ③描写对象不同, 表达的感情也不同,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来,体会着这些词语表达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 (第一、二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 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第三行是描写日寇的, 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④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来读一遍词语。 三、熟读课文,梳理顺序 1.1941 年秋天,敌人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 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 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 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 请同学们放声读 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顺 . 。  按照词语表达的 不同感情给词语分 类,使学生们学到积 累词语的一种方法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