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开国大典教案+实录-精品推荐.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开国大典教案+实录-精品推荐.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国大典 文本分析 本文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展开叙述,突出了场面描写。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赶赴广场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大典的过程;再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简介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另外,教学时要利用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去感受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 13 个生字,重点理解“汇集、鼓舞、肃静、排山倒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 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 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课时安排 课时 1.会写“盏、栏、汇”等 13 个生字,理解“政府、委员、协商、排山倒海” 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初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的过程,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望着鲜艳的国 旗冉冉升起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爱国情怀。那么,你们知道是谁在什 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出示图片)我们伟大的领 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 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吧! 2.播放开国大典的历史录像。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重的典礼。 1.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预设:本文篇幅较长,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可采取默读的方式。要明 确默读的要求,即不出声、不指读地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 八盏 石栏 汇集 爆发 毛泽东 林伯渠 宣布 旗帜 阅兵 制服坦克 距离 隆隆声 预设:本课的生字较多,但难写字不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即可。教师检查时可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字义和组词,以及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开国大典、迎风招展、肃立、汇集、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等。 预设: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一类是专用名词,如“典礼”“电钮” “观礼台”,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让学生查字典解决。另一类词语,如“庄严”“四面八方”等词,可在之后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 1.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 过渡:古人在举行大典时都要严格按时、序举行,各个环节都有极严苛的 礼仪制度和规章流程。开国大典是举国欢庆的大事件,更要庄严隆重。请大家 快速浏览课文,在有关描写大典进行时间的语句上标注记号。 预设:学生浏览、标注后汇报: 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三点整,两个半钟 头,傍晚,晚上九点半。从这些有关时间的语句中可以发现作者是按照事件发 展的顺序来写的。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段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 5—10 自然段):写典礼开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三部分(第 11— 13 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第四部分(第 14— 15 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 游行的情况。 3.初识“开国大典”。 (1)学生朗读第 1 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主学习。 1949年 10月 1 日 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