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马银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目标: 1、理解8个生字,了解文章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了解毛泽东,激情导入 师:孩子们,听着这熟悉的歌曲,看着画面中这亲的切面庞,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毛泽东。(板书:毛泽东)谁能结合学过的课文和你收集的资料,谈一谈你对毛泽东的印象? 生: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是一位伟人。 师:你能够从搜集的资料中梳理重要信息,学会了整理资料的方法。 生:学习了《长征》,我感觉毛泽东还是一位诗人。 师:是的,毛泽东是诗人,是伟人,他也是军事家、书法家,让我们通过一组资料在读中进一步了解他。(播放课件) 师:诗人毛泽东,他的诗词磅礴大气,他在《长征》中写道: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他在《七律.到韶山》中写道: 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师:伟人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庄严宣布: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书法家毛泽东,这是他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词: 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师:看着,读着,你想说什么? 生:毛泽东真了不起。 生:毛泽东多才多艺。 师:是呀,毛泽东确实很了不起,可他毕竟不是圣人,他也有着凡人的情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去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基点: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学会预习是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理应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谁会读? 生:勋鉴 殉职 奔赴 尊重 踌躇 黯然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这些词语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请同学们试着体会,齐读一遍。 练习:根据句意写词语。 ??? 1.给有功德的人看 ( ) ??? 2.因公务而牺牲。 ( ) ??? 3.犹豫不决的样子。 ( ) 师:谁能用上一两个词语,用自己的话简洁连贯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光荣殉职,毛泽东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同意将爱子葬在朝鲜。 生: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殉职,毛泽东踌躇过,但还是在电文稿上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决定将儿子葬在朝鲜。 师:你的概括水平很强,学会概括也是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必备的素质。 三、个性阅读,自主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划出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把你通过语言文字读到的体会简单批注在旁边,待会儿和同学交流。 师:看着同学们静静读书,写写划划真是一种享受,老师都有些不忍打断你们了。谁能起来交流。 生:使我深受感动的是这个段:(播放课件)从收到这封电报起……这次怎么会……我的体会是毛泽东得知自己心爱的长子牺牲的消息后,他很悲痛。 师:你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信息,真了不起。(读一读第一份电报)生齐读。 毛岸英牺牲的时候年仅28岁,而毛泽东主席当时已年近六旬,亲人突逝,生离死别,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呀?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怀念母亲》一文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播放课件)请你读: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师:季羡林中年丧母孝感天地。但人们却认为在人生的不幸中最痛苦的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痛如万箭穿心,使人撕心裂肺 生:肝肠寸断、痛彻肺腑、心如刀绞、悲痛欲绝、茶饭不思、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师:可任凭我们用怎样的词语也形容不出这丧子之痛有多深,谁能把你体会到的这些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来。(指名读) 师:读出了一位父亲的丧子之痛,很好,谁接着交流,你深受感动的部分?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我的感受是,岸英已经牺牲了,毛主席像儿子活着的时候那样在叫着儿子的名字,好像能唤回儿子,他的心里一定在流泪。 师:真了不起。思儿心切才声声呼唤,无比悲痛,才情不自禁,主席呼唤着长子的名字,心中有多少话想对儿说,他想说,岸英,岸英! 生:你真的不在人世了吗? 师:他想说: 生:岸英,岸英啊,你真的丢下为父一个人走了吗? 师:他还想说: 生:你就这样走了,你可知道我有心多痛 师:可任凭我们怎么呼唤也无法体会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师:人死不能复生,沉浸在悲痛中的毛泽东主席又要面对怎样的抉择?请同学们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