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加强地质灾害勘察工作的原因分析.pdf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加强地质灾害勘察工作的原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加强地质灾害勘察工作的原因分析 摘要 :该文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应加强地质灾害 勘察工作进行了论述 ,并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原因分析 ,最 后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评估 勘察 原因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 ,规模也越 来越大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 ,加之极端气候的频 发 ,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为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 害 ,1999 年 2 月,国土资源部颁布了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部长令 , 随后又发布了《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通知》 ,规 定城市建设、工程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2001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 国办发 [2001]号 35)文件 ,文中明 确规定 ,对城市规划区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资源部 2004 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 国土资发 [2004]69 号)文件 ,要求各地在用 地审批和规划审查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 并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土资源 部 2004 年实施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 以及 针对本省地质环境条件颁布的技术要求进行 ,技术要求中对地质灾害 区、点多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等手段取得灾害评估的基础资料 , 有个别省份的技术要求则对一、 二级评估在地质灾害勘察方面进行了 较为模糊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论证。通过近些年的实践证明 ,笔 者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各级评估应将地质灾害勘察 工作分阶段细化、明确化 ,如此则更具可操作性。原因如下。 1 基础资料更充足 ,论述依据更充分 ,评估结论更明确 地质灾害评估一般在项目可研阶段或在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 前进行 ,评估区面积大小不一 ,评估单位有时所拥有的可用资料不多 , 而甲方通常又不能提供较为详细的工程勘察资料。 而通过投入一定的 地质灾害勘察实物工作量 ,则弥补了基础资料不足的问题 ,才能基本查 明评估区已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 变形活动特征 ,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 ,论述依据更充分 ,评估结论 则更明确 ,更准确、更实际。 2 防治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对评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 点地质灾害的地层结构、 地质构 造、发育规模和范围等掌握不够清楚 ,则在报告结论中只能提出灾害 防治的概略性、粗浅性建议和措施 ,致使所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不够 具体 ,建设方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