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有讲究,您注意了吗? (2).doc

夸孩子,有讲究,您注意了吗? (2).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夸孩子,有讲究,您注意了吗? 夸具体不夸全部  比如,“谢谢你帮妈妈端饭”比“好孩子,你真棒”强; 夸努力不夸聪明   “做对了,你很努力”比“做对了,你很聪明”强;   夸事实不夸人格   “摔倒了都没哭,真棒”比“真是好宝宝”强……   夸得准确比泛泛地夸强。   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心理学奥秘。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乐观,是因为把消极事件、失败挫折归因于外在、暂时、特定的因素;相反,一个人之所以悲观,是喜欢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稳定、普遍的因素。 举个例子,考试没及格,乐观的孩子会说,“没什么大不了,下次用功一点就好啦!”悲观的孩子则会说,“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脑子真是太笨了!”说法不同,大有区别。认为“用功就好”的孩子,实际上是懂得后天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认为“脑子太笨”的孩子,则会觉得做什么都无济于事。而事实上,寄希望于后天努力,事情真的可以变好;怨天尤人,事情不可能发生转机。 无论是夸孩子还是批评孩子,这一理论都像“无形的手”。孩子做得好,若你夸得具体、夸他努力,孩子懂得了,下次还会这样做;若你夸得笼统、夸他聪明,孩子要么容易以为“天生聪明、不需要再努力”,要么在下次失败后,深刻地怀疑自己的能力。   同理,批评孩子也是这样。若你就事论事,将孩子犯错的原因归结于外在、暂时、特定的因素,孩子就会知道,通过努力可以做出改变;若你一棍子打死,骂“你真笨”“天生就这样”,将失败原因归结于内在、稳定、普遍的因素,孩子就会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没用,容易自暴自弃。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