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论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下.doc

2021年论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IME \@ yyyy年M月d日 2020年5月14日 2021年论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下 论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归责标准下   除《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外,还有部分司法解释包含到了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归责标准。   法函56号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四川省高院相关德阳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纠纷案所作请示回复。从内容上看,法函56号判定德阳会计师事务所应负担赔偿责任理由是因为德阳会计师事务所在验资证实中尤其承诺“以上货币资金及固定资产业经逐项验证属实,如有虚假,由我单位负责负担证实金额内赔偿责任。”法函56号没有说明会计师是否有过失,而直接要求出具了虚假验资汇报会计师事务所负担责任,似乎是将“虚假验资汇报”视为会计师事务所负担责任充足条件。有学者认为,法函56号所确定会计师民事责任归责标准为无过失责任。(刘正峰:《会计师虚假验资证实民事赔偿责任研究》,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4期。)笔者不一样意这种见解。法函56号之所以没有考虑会计师是否有过失,是因为德阳验资案特殊情节。在该案中,德阳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将自己置于东方企业“担保人”地位,而非单纯、中立“验资人”角色。依据担保法通常原理,担保人在主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必需负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连带责任是不适用过失原理。所以,既然德阳会计师事务所自愿充当确保人,法院追加其为共同被告并判决负担赔偿责任,自然也不会关注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有过失。因为德阳验资案象征意义,大家往往忽略其中“担保承诺”这一特定情节,而将其视为追究会计师法律责任司法依据。不管发生何种类型案件,只要其中存在虚假财务汇报,出具汇报会计师就必需负担责任,于是“虚假财务汇报”似乎和“会计师负担责任”之间划等号。这是一个极大误解。法函56号也同时指出:“即使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证实无尤其注明,给委托人、其它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要求,亦应依法负担赔偿责任。”能否据此得出会计师负担无过失责任结论呢?笔者认为不能。从理论上说,法函56号除了从司法上强调了《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法律拘束力以外,并没有对会计师民事责任问题提出任何新司法标准。而第42条相关内容已如前述,所以以法函56号为由推论适用无过失责任标准是难以成立。   法释13号(法释13号全称为“最高人民法院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实应怎样负担责任问题批复”,关键内容:“一、会计师事务所系国家同意依法独立负担注册会计师业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实,属于依据委托协议实施民事行为。依据《中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1994年1月1日之前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实,给委托人、其它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应该负担对应民事赔偿责任。二、会计师事务所和案件协议当事人即使没有直接法律关系,但鉴于其出具虚假验资证实行为,损害了当事人正当权益。所以,在民事责任负担上,应该先由债务人负责清偿,不足部分,再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其证实金额范围内负担赔偿责任”。)对《注册会计师法》生效前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做出要求:“依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会计师事务所在1994年1月1日之前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实,给委托人、其它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应该负担对应民事法律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是相关侵权行为法通常归责标准即过失责任标准要求。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指导和参考》1999年12月第1辑刊出了“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实应怎样负担责任问题批复”(即法释13号)解释指出:“会计师事务所为虚假验资行为负担民事责任组成要件有二:第一个要件是会计师事务所在主观上负有过失。发生虚假验资原因较为复杂,有是出于委托人授意,也有是会计师事务所有意所为。但不管哪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均存在过失。前者,会计师事务所违反了职业道德,和委托人组成共同有意。后者,会计师事务所是有意违法。如非会计师事务所主观上过失,如因银行出具假进帐单,委托人提供假发票,假单据等等,会计师事务所限于职权或专业技术手段局限无法判别其真伪造成虚假验资,会计师事务所不负担民事责任。”(叶小青:《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实应怎样负担责任问题批复”解释》,载《中国注册会计师》第6期。)该条解释强调了会计师负担法律责任首先应有主观上过失。由此可见法释13号主张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归责标准为过失责任。   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说引发民事赔偿案件若干要求》(以下简称《1.9要求》),是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相关侵权民事赔偿适使用方法律系统性司法解释。它对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民事责任也作了明确要求。其中第7条要求:“虚假陈说证券民事赔偿案件被告应该是虚假陈说人,包含:……(五)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