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可得利益损失认定实证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法律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违约损害赔偿中仅赔偿直接 损失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当今的经济形势,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制度正在变得越来 越重要。当前我国可得利益的基本规则框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 简称《合同法》)之11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 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的第9条至11 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 简称买卖合同解释》)中的第30条及31条构成。因为相关认定规则过于笼统模 糊再加上部分规则、标准的缺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 难度较大。很多时候法官都只能依靠自身的学识与经验进行自由裁量,所以实践 中赔偿可得利益的请求通常难以得到支持,甚至经常有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本文 通过统计梳理违约损害可得利益的相关案例,试图找出我国当前关于对可得利益 损失的认定制度上的问题。同时通过借鉴学术界先进观点和实践中有创造性的优 秀判决以期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合同法上的可得利益损失制度的 完善尽绵薄之力。笔者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对可得利益的界定。笔者通过结合并归纳当前理论界的各种观 点,提出了可得利益的定义既可得利益是一种相对确定的,合同当事人基于现实 情况相信只要合同履行自己就可以获得的一种增值利益。以及可得利益具有未来 性、相对确定性、可预见性等特点。最后通过将可得利益与信赖利益、期待利益 进行对比进一步界定了可得利益得内涵与外延。第二个部分笔者收集梳理了大量 历年来关于可得利益的案例,并对其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统计了在司法实践 当中法官是否认定可得利益的裁判依据、赔偿条件和举证责任分配,得出我国司 法实践上支持可得利益赔偿的案件明显偏少,大多数法官都持保守谨慎的态度的 结论。然后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探讨了关于可得利益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得 到支持的原因,得出了我国可得利益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国法官在认定可 得利益时绝大多数都是在适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确定规则,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的 具体规定如证明标准、计算方式,导致法官对可得利益确定性的要求普遍过高。 第二,可预见规则过于笼统模糊且不够完善导致难以正确把握预见的主体、范围、 摘要 判断标准。第三,守约方举证责任过重。第四,可得利益定位不准及违约金规定 不完善导致二者容易混淆。第三个部分针对总结出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要构 建我国的确定规则,包括建立相对确定标准、区分事实与数额和提出具体的计算 方式与标准。完善可预见规则,包括排除恶意违约、明确可预见的内容、借鉴英 美法系的一般理性人的预见标准、区分可预见的情况。通过将部分举证责任转移 来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通过区分违约金性质和厘清违约金与可得利益之间的关系 来解决二者容易混淆的问题。 关键词:违约损害赔偿;可得利益;确定性;可预见规则 目录 目录 引言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现状 2 1.国外研究现状2 2.国内研究现状3 一、可得利益界定 5 (一)可得利益的含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