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李开复们的偶像进化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PAGE1 / NUMPAGES1 俞敏洪、李开复们的偶像进化论 曾经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励志哲学在80后中成就了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正式宣布变身为天使投资人,协助年轻人共同创业。久病之后的青年励志导师李开复则发生重要的思想转变,其服务于创业者的创新工场也完成了一次升级。 互联网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观念,让新世纪青年有比上几代人更开阔的视野,更活跃的思维――精神领袖的转型是时代的必然。 俞敏洪的“天使转身”: 一生与年轻人为伍 国内一大拨企业家里,谈情怀、说理想,比得过俞敏洪的人可谓寥寥。 2014年11月,俞敏洪正式宣布变身为天使投资人,与投行家盛希泰共同成立“洪泰基金”,未来将协助年轻人共同创业。新闻发布会上,他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有一天只有一个人给他扫墓,他希望那个人是一个年轻人。 俞敏洪的老朋友赛富基金创始合伙人阎焱说,做了几十年投资,他从没看到过一只天使基金成立发布会搞得如此声势浩大:数千平方米的会场座无虚席,就连两侧的过道上都挤满了人,里面有俞敏洪的粉丝,更多的是激情满满的创业者。 与大多数天使投资人不同,俞敏洪作为风投圈的新进者,依然头顶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环。此时的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正在“去俞敏洪化”,主导者正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俞敏洪。他将大部分管理权力移交给“新三驾马车”中的另外两位,执行总裁陈向东、副总裁周成刚,自己专注于扮演守望者、导师和外交家角色,“一生与年轻人为伍”。 事实上,早在20年前俞敏洪便曾经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励志哲学成就了其在80后中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1991年夏天, 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决心告别成为北大教授的梦想,把全部行李装上一辆三轮车,在月光下推出北大南门,开始寻求门路创业。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创业之初,新东方仅以英语教学为主。后来,俞敏洪发现一些学生没有记住“俞老师”在课堂讲授的背诵英语单词的技巧,却记住了他在课堂上不经意间说的“至理名言”,并作为激励自我的“座右铭”,指引自己的事业进步。这个时候的俞敏洪意识到,新东方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们灌输有关成功哲学、精神励志的故事和思想。这成为新东方的制胜法宝之一。 1995年之后的新东方,可以用夺路狂飙来形容。2006年,新东方赴美上市,俞敏洪身价陡涨到2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新东方还在蓬勃发展,俞敏洪为什么选择二次创业? 最近,在一次线下创客沙龙活动上,俞敏洪发表了《我为什么要二次创业》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新东方年增长速度还在持续加快,创立洪泰并不仅仅停留在二次创业上,而是资源整合的需求、一个时代的需求,“只有紧跟年轻人才能不被时代落下。实际上不是说我们在做一个天使基金,而是这个时代在呼唤像我们这样的人继续努力。” 俞敏洪看重演讲,特别是现场演讲,“有人说,你把演讲放在网上不就行了吗,我觉得还是不一样。你在网上看我视频,可能只有这一天被激励,但是如果你在现场听了我的这番话,可能会激励你一个月,一个月是能改变很多事情的。” 如今,俞敏洪正试图改变自己,换一种方式激励年轻人。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俞敏洪对新东方的定位是坚持理想,顺便挣钱。这位跨越两个年代的“青年导师”,仍然在路上。 李开复“向死而生”: 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 两个月确诊,六个月的化疗时间,九个月的休养时间。2013年,罹患上淋巴癌的李开复离开聚光灯17个月。从最初认为自己活不到100天到重返他的创新工场,被称为“青年导师”的李开复上了一堂深刻的死亡课。 现年56岁的李开复来自台湾,他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还担任过Google中国区总裁,随后成立了创新工场。除了IT界著名的职业经理人,他最显眼的标签还是青年导师和网络大V。17个月的“向死而生”后,李开复完成了一次身体和精神的升级。最近一次的内部培训会,他讲的主题是“幂定律”:创业成功者永远是凤毛麟角,大的成功者的成就,比所有小成功者的成就还要大。 而在过去,李开复更喜欢的是跟创业者大谈“世界因我不同”。 李开复在中国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始于其成名作《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2000年4月,李开复结束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时,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这篇不久后在互联网上和中国高校中广为流传的文章。 一战成名以后,到2009年8月,李开复连续给中国学生写了7封信,从人生规划、心理调适、大学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学生循循善诱。这几封信还有李开复的重要演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