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湖南省常德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常德市 2020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满分: 150 分 时量: 150 分钟 一、阅读下面非文学类作品 ,完成 1-3 题。( 9分) 《论语》导读(节选) 《论语》只有 12700 余字,简明扼要,但内涵却很丰富,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 交友之道等方面,孔子都有深刻的见解。概括地说,它对后人的启发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论语》作为儒家的思想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果说《论语》有什 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 。《论语》中“仁”字出现过 104 次。作为一个专门 的概念,可以说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了。 什么是“仁” ?孔子并没有给 “仁” 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 对“仁” 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孔子很重视周礼,即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在春秋 礼乐崩坏的动荡局势下,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为根本。而“仁”的实现,正有赖 于对“礼”的施行。在《颜渊》篇,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至于什么是“克己复礼” ,他 也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实际上,就是提倡 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 所以,他说: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 而》)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当然 “仁”绝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因此孔子进一步提出 了“仁者爱人”的思想。怎样才能达到这种 “仁”呢?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即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从更积极的角度说,还要“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在此基础上,孔子又将“仁”的思想提升到理想社会的高度。他 希望建设的正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他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他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众的 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众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而不只是“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为政》)。而要做到这一点,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雍也》)的仁政 理想。 其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的精辟言论。孔子主张“有教 无类”(《卫灵公》)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述而》)。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 知之,是知也 (《为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公冶长》 )的学习态度,提倡“温故而 知新” ( 《为政》 ) 的学习规律,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前)的学习方法。 从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经常问到孝、仁、政、君子等问题, 孔子总是针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回答。 《先进》篇中有一章,子路问孔子 : “听到了就去 做吗?”孔子回答说: “你父亲、哥哥还在,怎么能就听到就做呢?”冉有也用同样的问题问 孔子,孔子却回答: “听到了就去做。 ”公西华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给两个人的回答不一样。 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因为冉有(即求)性格退缩,所以孔子就 给他激励;而子路(即由)勇于作为,所以孔子让他用所节制。同时,孔子很强调把握时机, 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 。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 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孔子力求学 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论语》 当中还有不少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 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 比如孔子认为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大意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 友,是有益的。谄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又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同前)此外还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 ) “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三军可 夺帅也,不可夺志也。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同前)“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同前)这些言简意赅的话, 都堪称至理名言。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