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又见秋叶落 更添秋思浓 ——《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文学常识,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鉴赏评价古诗中的意象和留白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游子的思想情感,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鉴赏评价古诗中的意象和留白艺术。 体会诗中的游子的思想情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诗歌导入 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充满怀想,惹人相思的季节,我们学过很多秋天的诗句:(引导学生回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秋天真是情有独钟啊!但在元代有一首写秋天的诗歌,自问世起,就被视为“秋思之祖”,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天净沙 秋思》。那么,我们今天就去一起去探寻一下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赞誉。 整体感知 初谈感受 1、学生自读,初步感知小令的特点。 小令是元代散曲的一种,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小令体制短小,是单支曲子,像一片叶子,元人又将小令称作“叶儿”。“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板书:天净沙? 秋思) 2、指明学生读,互相点评。 3、听完同学的朗读,请大家体会一下,诗人笔下描绘的秋天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三、议读诗句,感受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这首小令并没有直接写悲凉、哀伤,同学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可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语句分析 1.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干枯、苍老、没有生命力,孤枯败落 老树:垂死之感 昏鸦:傍晚时的乌鸦。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凄凉的氛围。 展示助读资料: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唐.岑参《山房春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 黄昏时的乌鸦在哀鸣着,盘旋于枯藤老树之间,寻找自己的窝巢。而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怎不叫人心生凄凉啊! 2.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古老的道路。在古道边,往往有着旅人的离家别亲。多情自古伤离别,别意总是凄然。 过渡:怎样的道称为古道?古道会是怎样的?自古以来,在古道旁,往往会有什么场面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一组诗。 助读资料: 夕阳古道催行晚,听江声泪染心寒。——明 高濂《玉簪记·追别》 话别河梁上,踟蹰古道边。(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宋.张嵲《拟苏少卿寄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西风:西风代指秋天的风,秋天的风是肃杀的,秋风总伴随着万物的凋零、败落。 一般写西风的都是悲凉的文章。西风也成了凄凉,苍茫,惆怅等的代名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瘦马:一匹瘦骨嶙峋的马。马因何而瘦呢?马是如此之辛苦,那人啊?疲惫的仅仅是身体吗?心为何疲惫?——不知今夜宿何处?明日又将何往? 师小结: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向着远方踽踽独行,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肝肠寸断啊!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暮色将至,营造了一种哀愁。联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伤。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乌鸦都纷纷回巢,人们应该是——归家歇息。可是这位旅人却漂泊异乡,此时诗人会有怎样的感叹呢?“哎,何处才是我的家啊!” 断肠人:指浪迹天涯的旅人,悲伤到极点而肝肠寸断。 师小结:从刚才的诗句中,我们体会到了那悲悲切切的秋意,让我们也置身于凄清、悲凉、伤感的氛围之中。正是诗人精心选取了最富有秋天特色和凄哀感受的景物,特别是如乌鸦、古道、西风这些在我们古典诗词中具有特殊意味的景物,让我们体味到浓浓的秋意,深深的哀愁。正如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过渡:但有一句话,大家都没有关注。哪一句——小桥流水人家。同学们觉得这句话放在这里合适吗?这是不是马致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