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

开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封市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 ] 开封市 2018-2019 学年上期 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 完成 1~3 题 . 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 从国家文化形象认知主体的角度而言 , 两类认知主体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 , 一是“他者” , 一是“自我” . 一 个国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 , 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吸引力;一个国家在“自我”民众心中的 文化形象 , 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 . “他者”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认知 , 包括对一个国家民众自 我文化意象的认知;一国民众对自我文化的认同 , 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以各种各样“他者”眼中的文化观察作 为反观自我的“镜子” . 两类认知主体的存在及其同等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 , 要注意内 外一体、整体联动 . 不论从哪类认知主体角度讲 , 要形成清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 , 有五个维度需要 我们同时关注 . 一是根基 . 国家文化形象的客观依据是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际 , 离开根基的建设 , 把国家文化形象塑 造仅仅理解为一种设计、 传播 , 便如同在花瓶中插进无根的花枝 . 文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奠定国家文化形象的坚 实基础 . 目前 , 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 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 98%;互联网已经可以将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级 . 这些数字折射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进 程 . 认清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当代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着的文化建设 , 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 力的根基 . 二是灵魂 . 文化形象的认知历程与文化体系的结构一致 , 以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所在 . 只有真正深入到一个国 家的文化核心即价值观 , 我们才能够穿越种种文化现象 , 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国家的精确的文化形象 . 中华文化有 其深沉的价值追求 , 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浸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 追求发展进步的主旋律 , 也是当代中国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 .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人们的心中 , 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 . 三是持守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 , 但对待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 中国人曾经陷入迷茫 . 这里面既有一味埋头于历史的封闭自恋 , 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轻视和不屑 . 中国人的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 都 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当代中国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正给以越来越多的尊重 . 优 秀传统文化是流注于当下中华民族肌体中的精神血液 , 也是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标识 . 四是创新 . 不容否认 , 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 , 但同时需要看到 , 中华民族及其 文化中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创新的传统 . “变则通 , 通则久”的通变智慧 ,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意 识 , “刚健笃实”的实干品质等 , 都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 . 正是这种传统的存在 , 使得中华 文化能够突破保守性 , 不断超越 , 一路向前 . 认识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 我们不能不聚焦创新这个时代性的主题; 传播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 , 我们也应当学会讲好当代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 . 五是气度 . 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过许多矛盾、疑惑、拒绝 , 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 创新 . 正是在和世界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互动中 , 中华文化不断地丰富着自我 , 也为人类文明的进程贡献着自己 的智慧 . 在国际舞台上 , 我们不断申明尊重文明多 样性的主张 , 强调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 这些主 张 , 表达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心声 , 也正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 (节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国家文化形象的形成要建立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 ,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建立国家文化形象的根基 . B、在当代中国 , 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灵魂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这也是当前人们追求的文化精神 . C、对于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传播 , 国人要做的就是理论上的创新 , 要善于向世界讲述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 . D、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 , 我们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 尊重其他文明的特点 , 学会与其他文明和谐共处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作 国

文档评论(0)

153****37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