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与配合课程标准编写1.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中级车工,中级钳工 学 时:70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 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一) 知识目标 掌握公差配合与零件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 会查用有关公差、测量的国家标准 熟练选择和使用测量器具 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检测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具有对复杂零件进行检测方案设计及实施测量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 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 (三) 能力目标 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 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与〈〈数学》相关,通过〈〈数学》的计算,会更熟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相关计算。 (二) 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与〈〈机械制图》密切相关,通过〈〈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学习,会正确的识图和读图。 四、 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 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 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 识、技能与态度。 教学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能力要求 参号子 时 绪论 绪论 理解互换性的概念 会举例互换性 2 极限与配 合 基本术语及其 定义 极限与配合标 准的基本规定 公差带与配合 的选用 理解和掌握尺寸、尺寸偏 差、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 限尺寸的关系。 理解和掌握尺寸公差带 及其圆法。 理解配合的概念;能根据 孔轴公差带位置或极限偏 差确定配合的种类;掌握 配合间隙和过盈的计算。 理解标准公差和基本偏 差;掌握标准公差数值表 和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表 方法。 理解尺寸公差带代号; 能 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 号使用表确定极限偏差; 掌握极限偏差表的查表方 法。 理解基孔制配合和基轴 制配合的特点;理解配合 代号。 会区分清楚尺寸,公 差,偏差,极限尺寸之 间的联系,会区分清楚 孔轴之间是什么配合, 以及配合如何计算,会 查表关于基本偏差和 极限偏差的计算。 18 技术测重 技术测重的基 1. 了解常用长度量具的种 类、精度。 会正确读取量具及测 20 的基本知 识 本知识 测量长度尺寸 的常用量具 常用机械式量 仪 测量角度的常 用计量器具 其他计量器具 简介 光滑极限量规 2.掌握常用测量器具的原 理及使用方法。 量器具的数值 几何公差 概述 几何公差的标 注 几何公差项目 的应用和解读 几何误差的检 测 理解与形位公差有关的 各种几何要素的定义及其 特点。 熟悉形位公差的项目分 类、项目名称及对应的符 号。 了解形位公差的定义及 行为公差带。 熟悉形位公差代号和基 准符号的组成。 掌握形位公差的标准方 法。 熟悉形位公差各项目的 含义及应用。 理解常见各种形位公差 标准的含义;了解其公差 带的特点。 了解形位误差常用的检 测方法。 理解每种形位公差的 含义。 16 表面结构要求 的基本术语和 评定参数 表面结构要求 的标注 R轮廓参数的 选用及检测 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 用性能的影响。 了解评定表面粗糙度的 主要参数的含义。 理解表面粗糙度符号、代 号的意义,掌握表面粗糙 度符号、代号的标注方法。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原则和检测方法。 理解各种表面粗糙度 符号及主要参数的含 义。 5 表面结构 要求 概述 螺纹几何参数 误差对螺纹互 换性的影响 了解螺纹的种类和应用。 了解普通螺纹的基本牙 型;理解普通螺纹的主要 几何参数。 理解普通螺纹结合的基 本要求;了解螺纹几何参 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 响。 理解作用中径的概念及 中径合格条件。 了解螺纹各几何参数 的应用,会正确测量螺 7 了解普通螺纹公差标注 的结构及公差带的特点。 理解螺纹标记的含义; 掌 纹。 普通螺纹的公 握螺纹公差表格的查阅方 法。 差与配合 7.理解用螺纹工作量 规对螺纹进行综合检验的 方法;理解测量螺纹中径 的三针法 机动 2 合计 70 五、教学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四版 (二)教学参考资料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参考书 第四版 教师素质要求 1、教师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3、 良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 4、 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 教室(黑板,教科书) 2、 相关量具,量仪 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1、 课程考核方式 试卷考核 课堂提问 (3 )平时作业 (4)实物分析考核 2、 课程考核标准 (1)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项目过程 考核方式 成绩比例(%) 平时作业 教师评价 20 学习态度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50 出勤 教师评价 20 课堂提问 教师评价 10 (2)单元实

文档评论(0)

zhang07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