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名言名句.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人名言,希望对您有帮助! 康熙名言名句 本文是关于 名人名言 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 享。 康熙名言名句 1、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2、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开始进行教育,八岁时就入小 学,十五岁时入大学,目的是为了端正他禀性、习气中已有偏差的地 方,防止他被物质欲望所诱惑,开启他的聪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诚、 有信,使他能时时处处不丧失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 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远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纪已进 4 入老年。 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学问的人,他们选择认为是好的就坚持不懈, 约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礼教,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 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断地进步。 3、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样景象。盖喜 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 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此诚至理也夫! 4、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5、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6、凡人与无事之时, 常如有事,而防范于未然, 则自然事不生。 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古人云:心 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名人名言,希望对您有帮助! 7、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8、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 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 、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 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名人名言,希望对您有帮助! 、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 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 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 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27 、人以改过为贵, 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 皆不当罪也。 、《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 名人名言,希望对您有帮助! 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 则不得罪于朋侪, 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训曰: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 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 生。 、读书以明理为要。 、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

文档评论(0)

159****5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