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云模式下存储架构演进及思路分享.doc

某银行云模式下存储架构演进及思路分享.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某银行云模式下存储架构演进及思路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前言 存储是 IT 行业的三大关键技术领域之一,是 IT 系统的感知输入记录和 IT 大脑的思维记忆所在,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云存储作为将储存资源放到云上供行为对象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只要有网络连接即可存取的技术,依托其便利性和弹性按需的低成本优势伴随着云计算技术一起迅猛发展,势不可挡。在当前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的宏大愿景,存储必须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价值,促进基础设施云化、核心技术互联化和应用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升级。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云存储也在悄然发生巨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存储服务网络的巨变。云存储是基于云计算相关技术延伸和发展而来的全新的产品形态。本质上,云计算不是一种计算,而是一种服务,云存储也不是一种存储,而是一种基于存储功能的服务。云存储的内核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使用云存储时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网络带来的一种数字化服务。 2 、云原生对云存储的新要求。云原生应用对迁移性、扩展性和动态性的需求,对云原生存储也带来了相应的密度、速度、混合度的要求,因此需要云存储不断提高在效率、弹性、稳定、应用低耦合、安全等方面的能力。首先,云原生存储是面向应用的应用层存储,是云存储在用户接口、效率和易用性等优势的集合;其次,云原生存储利用云存储基础设施红利,是构建在应用存储之上的分层存储;第三,云原生提升了实现效率和自治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存储稳定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3 、不可或缺的混合云存储。通过混合云 IT 架构无缝上云已成为企业应用的新常态,混合云存储将成为架起本地数据中心和公共云的桥梁,是传统企业客户上云的新路径。从新旧业务的融合到云计算研发的混合部署,都离不开混合云的支持。不同的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所呈现的状态也同样不同,作为一种产品化的解决方案,混合云可以说是公共云、私有云、本地基础设施部署优势的一个结合。云所提供的功能和业务越来越丰富,随着容器等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业务的跨云部署也将更加便捷,在权限管理、灵活性、性价比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从 IT 架构的视角,以我行在不同数字化改造阶段,云存储架构演进的过程和思路为例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厘清在云存储不断的技术变革下,我行的跟进策略和架构抉择思路,包括烟囱式“云 ” 架构、集中式云存储架构、分布式云存储架构,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烟囱式存储“云 ” 架构阶段 基础设施烟囱式架构,是国内各银行早期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必然形态。在这个阶段,大多数 IT 建设者们并不太关注基础架构方面的规划及设计,采用何种技术架构,在当时的条件下,并没有那么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就是让承载的业务系统稳定运行,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核心使命是为业务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让业务系统稳定连续性运行即可。我行也不例外,在这个时期,我行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主体建设模式仍然主要停留在“竖井”模式。大部分信息系统都是烟囱式的架构设计,几乎每个重要信息系统都会配置一套独立硬件设备,典型的“标配”方案为两台高端小型机(或 X86 服务器)做数据库服务器,搭建高可用双机环境,然后再加两台或以上应用服务器,后端连接两台 FC 交换机和一台存储设备。该架构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在信息系统间,各应用系统建立在自身独立的资源支撑体系上,存储数据完全是割裂的,导致设备利用率非常低,相互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系统内,各系统内部在开发、测试、生产和备份等层面的资源为相对独立的资源在做支撑,整体资源的流动性和利用率低,内部也无法实现共享;在运维方面,一个故障的处理往往需要多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协同工作,效率容易成为瓶颈;另外,在基础设施资源没有很好规划和合理利用的情况下,这样的架构也会导致数据中心空间、能耗、制冷大规模增加,而且设备数量的随意增加还会严重影响运维和管理的效率。 三、集中式云存储架构阶段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烟囱式架构的弊端,我行开展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系统建设模式变革,也就是所谓的基础设施“资源池式”的建设模式。通过广泛采用各类虚拟化技术,实现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虚拟化,同时构建起对应的虚拟化资源池,提升了整体资源的使用率。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竖井式的资源壁垒,应用系统间能够共享各类资源,支持随业务应用压力变化灵活调整资源供应;池化概念的引入把原来“烟囱式”彼此割裂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在逻辑上整合成为了一台超大规模云计算机。虚拟化资源池为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