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好东西胆道蛔虫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好东西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 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 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 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疗 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高热、腹泻、饥 饿、胃酸度降低、饮食不节、驱虫不当、手术刺激等,均可激惹虫体异常活动, 上窜胆道;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 更易引起成虫钻胆。窜入胆道者 80%在胆管内,可为1?100余条。蛔虫进入胆 道后,其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尤其部分钻入者, 刺激症状更频发,在其完全进入胆道或自行退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进入胆道 的蛔虫大多数死在胆道内,其尸体碎片、角皮、虫卵将成为以后结石的核心。蛔 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 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 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至死亡 多有不当驱蛔虫史或有全身及消化道紊乱史, 曾有便、吐蛔虫史。本病初发时剧 烈腹痛与体征不成比例,出现并发症时则症状体征复杂,应仔细分析。 (一)症状 1 ?腹痛 常为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 病人面色苍白、坐卧不宁、 大汗淋漓、弯腰捧腹、哭喊不止、十分痛苦,腹部绞痛时可向右肩背部放散,但 也可突然缓解。腹痛多为阵发性、间歇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疼痛过后,可 如常人安静或戏耍,或精神萎糜。这种症状是胆道蛔虫病的特点,有助诊断。绞 痛常因虫体嵌顿于括约肌处或多数成虫络绎进入胆道所致,甚至绞痛频频发作、 难以缓解。当括约肌疲劳、松弛、蛔虫全部进入胆道或退出胆道,暂时静止时, 症状可暂时缓解。出现胆道感染时,则腹痛持续。当合并肝脓肿时,可有肝区、 腰背部胀痛。合并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可扩展到上腹中部、左上腹及腰背部。若 蛔虫致胆道穿孔,可出现全腹持续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 当蛔虫引起胆道出血 时,可有上腹爆炸性疼痛、轻度黄疸和上消化道大出血三联征。胆道感染严重时, 可出现败血症等。 2?恶心呕吐 常有发生,多在绞痛时,相伴发生,吐出物中可含胆汁或黄染 蛔虫。有的为“干呕”,病人不能正常进食。 3.全身症状 早期无明显发冷发热,当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时可 有发冷发热和黄疸。如并发肝脓肿、膈下感染、败血症等,则出现寒战高热,甚 至中毒性休克等。 (二)体征 早期虽然上腹绞痛,但腹软或仅上腹深在轻微压痛,无肌紧 张,与其他急腹症显著不同。晚期如出现肝、胆化脓性感染、腹膜炎,可有腹膜 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或可触及肿大而有压痛的肝脏、胆囊等。 由于胆道蛔虫堵塞或胆石并存,或肝脏中毒性损害,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早期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当出现合并症时则显著增高,嗜 酸白细胞多增高。 呕吐物、十二指肠引流液、胆汁或粪便中可查见蛔虫虫卵。 合并胰腺炎时,血、尿液粉酶可升高。 败血症时,血培养可为阳性。 后期可有肝功损害和继发性贫血。 根据有不良驱虫等病史,和上腹阵发性绞痛而检查仅有上腹偏右轻微压痛、 并无肌紧张的“症征不符”的特点,结合呕吐物中有黄染或有环形压痕的蛔虫, 多可作出诊断。对可疑、不典型病例,可作如下检查:①十二指肠引流液镜检查 有无虫卵;②钡餐检查可能见到十二指肠内蛔虫阴影, 且此透明影指向十二指肠 乳头处;静脉胆道造影,可发现胆管内有虫体条状影;③B 型超声波可见胆道内 典型的蛔虫声像图等。均可确诊。如有并发症,贝炖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腹腺 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肠蛔虫病、泌尿系结石、肠痉挛等鉴别,对上 述诸病之鉴别,只要仔细询问胆道蛔虫病早期的“症征不符”的特点和绞痛忽起 忽止,止后若无其事的特征,虽因并发症的出现而掩盖,也是能够作出正确诊断 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仅少数伴有严重并发症者需手术治疗。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 1 ?解痉止痛针刺:鸠尾、上脘、足三里、太冲、肝俞、内关等穴,宜配合 应用。亦可用耳针肝胆、交感、神门、肾上腺等穴,或埋针,或施电兴奋,均有 良好效果。 常用药物有:阿托品、654— 2等一次性肌注或静脉注射,可解除平滑肌痉 挛所引起的绞痛。绞痛剧烈,在诊断明确时可配合应用杜冷丁、异丙嗪、苯巴比 2.驱虫排虫 乌梅丸(汤)和胆道驱蛔汤加减等作驱虫治疗有较好效果。 主药乌梅的作用是使胆汁偏酸、增加胆汁分泌量、对虫体有麻痹和抑制作用,使 Oddi括约肌松弛。沿用至今,收效良好。也有用阿斯匹林 0. 5,3次/日和食 醋100?150ml,加温水服,等等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