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及长沙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及城市形态的比较.docx

武汉及长沙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及城市形态的比较.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与长沙总体规划的比较及分析 一、城市简介 武汉 概况: 武汉市,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名,是一座现代化滨江国际性港口城市。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 湖北省东部、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巨大型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 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中 国的经济地理中心, 国家重要的科技、 信息、产业、通信中心,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 ,经济发展的“立交桥” ,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 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 武汉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的 21 世纪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是首个上榜美国《国家地理》 “世界十大都市排行榜”的中国城市。如今正以“复兴大武汉” 为目标,重返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 面积:2011 年末,武汉全境面积平方公里,为湖北省面积的 %;市域周长公里, 7 个中心城区面积 863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武汉市统计局 2011 年统计数据, 武汉市共有常住人口 1012 万人。武汉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指大专以上)的 2465061 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 2131417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 3226890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 1296972 人。 经济:2012 年武汉 GDP总值为亿元。 教育:2012 年末全市拥有幼儿园 888 所,在园幼儿万人。小学 598 所,在校学生万人。普通中学 374 所,在校学生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29 所,在校学生万人。普通高校 79 所,在校研究生万人。 旅游:武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市内遍布有名胜古迹 339 处,革命纪念地 103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处, 5A 级旅游景区 2 家, 4A 级景区 16 家。 2011 年武汉市旅游业实现游客接待人数突破 1 亿人次、总收入超过千亿元两大 历史性跨越,成为全国第 6 个旅游接待人数破亿的城市。 长沙 概况: 长沙,湖南省省会,华中地区城市, 别称星城,古称潭州,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航运中心,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快乐之都。 长沙是全国文明城市, 两型社会试验区, 中南地区重要工商业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 长沙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 2012 年长沙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是全球城市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 10 座城市之一,位居第四。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 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宜春地 区和萍乡市, 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长沙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 3000 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是著名的楚汉名城、屈贾之乡、伟人故里,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始源地之一,早在春秋战 国时期即为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 历代为湖南及周边历代中心城市, 也曾为 汉长沙国国都和南楚国都。 如今,长沙致力于打造中部最开放、 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 向世界级旅游城市前进。 气候: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面积:全市辖区面积万平方公里。 水文:长沙市的河流大都属湘江水系, 支流河长 5 公里以上的有 302 条,其中湘江流域 289 条。按支流分级:一级支流 24 条,二级支流 128 条,三级支流 118 条,四级支流 32 条;另有 13 条属资江水系;形成相当完整的水系,河网密布全市。 人口: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长沙市常住人口  7,044,118 人,占湖南常住人口的  %居第  3 位。,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  %,初中以上 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  %。 交通:长沙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中国南方唯一的高铁枢纽, 陆、水、空交通皆较发达、便利。 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6400 亿元。 二、城市定位 武汉城市定位:武汉是湖北省省会,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85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