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及秧苗期学习管理方法总结计划.docx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学习管理方法总结计划.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 种子处理为提高水稻发芽率,播前应晒种,再用百克 (25%咪鲜胺)2 毫升或恶线清 (16%咪鲜胺杀螟丹 )15 克,加水 5~6 公斤浸 5~ 6 公斤稻种,每 5~6 公斤水中再加 10 克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 小时,日浸夜露,然后催芽播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前期灰飞虱。 水分管理旱育秧在揭膜时要及时浇一次透水,防止死苗 ;3 叶期前保持秧苗湿润,促进根系和叶片快速生长 ;3 叶期以后以控水旱管为主,做到不卷叶不浇水,雨天做到雨停田干。水育秧不要长时间保持深水层。 肥料运筹旱育秧秧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少,在苗床充分培肥的情况下,秧苗期一般不需要再施追肥,但培肥不好、底肥不足、出现落 黄的秧田,要及时撒施速效氮肥,每亩施 10~20 公斤尿素,并及时浇水,以防肥害。水育秧秧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大,追肥量较多,要 求少量多次均匀撒施,防止烧苗。 病虫害防治落谷前每亩用 48%毒死蜱乳油 150 毫升和 35%辛硫磷微囊粒剂 1 公斤,于整地前撒施,落谷后再用 100 克 40%辛硫磷乳油拌饵料于傍晚撒施在秧田四周,防治地下害虫。齐苗后防治立枯 病、青枯病,每亩秧田选下述 2 个配方中的一种,加水 50~75 公斤喷雾。秧田除草可在 2 叶 1 心期至 4 叶期,每亩用苄·二氯 (32%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 )30 ~40 克,加水 30~40 公斤喷雾。施药前排干水,药后 1~2 天上 2~5 厘米水层,并保持 5~7 天。防治病虫可每亩用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0 克加菌克毒克 250 毫升或稼洁 (50% 氯溴异氰尿酸 )30 克加三福顺 (6%丙硫咪唑·多菌灵 )100 克,加水50~75 公斤喷雾, 5~7 天一次。 一、精整大田 早茬□的田块,应争取耕翻晒垡。迟茬□的田块,则要抓紧时间抢耕抢栽。一般进行一耕、一旋、一平 作业,使田面高低小于 3 公分左右,达到平、深、松、软的要求,为水稻移栽后早活棵和促进发根、分 蘖提供良好条件。 二、施足基肥 耕翻整地前应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适当配施速效氮、磷、钾肥。用碳酸氢铵作基肥,最 好在耕前施下,据试验,其肥效利用率可达 58%。基肥中氮肥的用量,杂交中籼稻应占总施氮量的 3O %~4O%,中粳稻占 4O%左右,单晚稻则为 4O%一 5O%。除此之外,如缺钾严重的田块,每亩可施用 2OOml生 物钾肥,以提高土壤的供钾量。 三、适宜基本苗 一般常规粳稻中苗手栽的丰产方每亩插 l.8 ―2万穴,基本茎蘖苗 5―6万。大面积生产每亩插 2 万穴左右 ,基本茎蘖苗 6―8万。一般大田每亩插 2.3 万左右,基本茎蘖苗 8 万左右。小苗栽插则可在中苗的基础上 适当降一些,大苗栽插可适当增一些。肥床旱育抛栽,小苗抛栽的,丰产方每亩抛栽 4―5万基本茎蘖苗,大面积生产每亩抛栽6―7万基本茎蘖苗。 四、合理的株行距 旱育秧栽后“爆发力”强,适宜采取扩行 ( 距) 缩株 ( 距) 栽插,以增加行间通风透光性,延迟封行时间,协调群体和个体的矛盾,有 利于形成壮秆,增强抗倒性,提高茎蘖成穗率。杂交稻行距 3O―33 公分,株距 lO―l3 公分。粳稻丰产方行距 28 公分以上,大面积生 产上的行距为 26―28 公分,株距均为 lO―l3 公分。土壤肥力低、生产条件差的,行距可适当缩小,株距则保持不变。 五、浅水浅插 2. 控制水分: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 2 叶前尽量不要浇 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 ; 二看中午高 温时新展开的叶片是否卷曲 ; 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早、晚叶片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应把一上午晒温的水一次浇足、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更不要冷水灌床,会导致冷水僵苗,影响稻苗生长发育。尽量做到旱育壮苗,水长苗,旱长根,要想秧苗盘根好,必须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 2-3 天,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 3、做好通风管理: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 早晨或晚上揭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根据棚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 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由其在 2.5 叶期,温度不得超过 25℃,高于 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在 3 叶期以后 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 除草。当前期封闭除草效果不佳,仍有大量杂草出现时可以在秧苗 2.5 叶期前后选用敌稗、快杀稗或者千金等除杀稗草,如果阔叶杂草较多可以选

文档评论(0)

131****85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