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1课《送董邵南序》同步练习(冀教版初一上).docxVIP

初中语文第11课《送董邵南序》同步练习(冀教版初一上).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1 课《送董邵南序》同步练习(冀教版初一 上) doc 初中语文 一、基础训练 1.给以下加粗字注音 慕义强仁〔 〕 矧〔 〕 郁〔 2.讲明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 1〕燕赵古称多感叹悲歌之士〔感叹: 〔 2〕吾知其必有合也〔有合: 〔 3〕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吊: 〕 〔 4〕能够出而仕矣〔仕: 〕 〔 5〕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与: 3.译句。  〕  〕 吾恶知〔 〕 〕  〕 1〕郁郁适兹土。 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3〕董生勉乎哉! 4.第〔 1〕句〝燕赵古称多感叹悲歌之士〞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概括课文三段文字的大意。 1〕 2〕 3〕 6.本文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见解和主张? 7.文中的哪个字讲明了本文的体裁,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 8.探究:推测一下当时董邵南读了韩愈的这篇赠序还会去燕赵之地吗? 9.对本文明白得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两次显现〝董生勉乎哉〞语气和意思是一样的, 差不多上讲: 〝你就要找到 出路了,努力争取吧!〞 B.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合〞, 这表面上是颂扬他, 事实上是为了先 扬后抑,他与藩镇〝合〞只能讲明他丧失了仁义。 C.〝为我吊望诸君之墓〞一句是提醒董生应当处理好他与唐王朝的关系。 D.文章寥寥一百五十字,层层转折,意在言外,词约而意丰,文短而气长,确是千 古传颂的名篇。 10 . 本 文 作 者 , 〔 朝 代 〕 文 学 家 、 哲 学 家。  之一。 二、提高训练 〔一〕 燕赵古称多感叹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 苟慕义强仁得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进屠狗者乎?为我谢曰: 〝改生活有上能够出而仕矣。〞 11.讲明以下加点的词。 〔 1〕董生举进士。〔举:  〕 〔 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慕义强仁:  〕 12.翻译以下句子。 〔 1〕吾知其必有合也。 〔 2〕吾因子有所感矣。 13.第一段用 14.文中两次写到  ,形象地勾勒出一个失意之士的形象特点。 ,使人深深感到韩愈对朋友的真挚友谊和 内心的焦虑。 15.以下讲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本文采纳了〝古〞与〝今〞的对比。 B.表达了作者对董邵南怀才不遇的同情。 C.本序是为送不而写的。 D.作者坚信董邵南到河北后一定会做大官。 〔二〕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①。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③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 注释:①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那个地点实指人间。②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③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异。 16.下面对加点词语讲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古今共谈〔一起谈论〕 B.夕阳欲颓〔刚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17.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画的怎么讲是何处之景, 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 出作者所描画的是江南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 ,后写 ,以 衬 ;从时刻上看,既有 之景,又有 之景,层次极为分明。 1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画的是如何样的画面 ?〝乱鸣〞在整 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 ? 〝  19 .  作  者 对  所 见  之 景 的〞  直 截, 换  了 为  当 评 四 字 短  判 语  为 应 是  。 20.范仲淹 ?岳阳楼记 ?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 所描画 的 景 观 相 似 , 那 确 实 是 〝 锦 鳞 游 泳 〞 , 那 个 地 点 的 〝 鳞 〞 意 思 是 。 做官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略 2.〔 1〕有所感而激愤 〔 2〕有所遇,指受到赏识 〔 5〕跟随  〔3〕凭吊  〔 4〕 3.〔 1〕愁闷地到燕赵那个地点去。 2〕凡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感到惋惜的。 3〕董生啊,努力吧! 4.坡统摄全篇的作用,是本文立论的依照。 5.〔 1〕董生此去河北,必有情投意合的人。 2〕风俗随时代变迁,注意选择与正义的人交往。 3〕指出改生活在上,能够出来为国效力了。 6.表达了对董邵南处境的同情,反对他去河北;表达了作者爱护国家统一,反对分 裂割据的主张。 7.序,诚恳而意长。 8.言之成理即可。 9. A 10.韩愈;唐朝;唐宋八大伙儿 二、提高训练 11.〔 1〕考〔 2〕仰慕正义,力行仁道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