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滕王阁序》名言警句.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 仅供参考阅读 品味《滕王阁序》名言警句 导读:品味《滕王阁序》名言警句《滕王阁序》对警句的提炼, 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 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繁 华富庶;后者形象的说明了洪都(南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 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如:“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 “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 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外,如“东隅已失, 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失,则“桑榆”必晚,而王 勃却出人意料的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 态度。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 例如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 越”和“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 顺理成章的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 也反映 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文中类似的对偶句很多,不一列 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例如: (1)“潦 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 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 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 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 寒潭之水 本文来源于网络 仅供参考阅读 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 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 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运用: ( 翻译 )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 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2)“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 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 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该句在句式上 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运用: ( 翻译 )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 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 “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运用: 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 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本文来源于网络 仅供参考阅读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