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大学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2020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校院合署改革的攻坚之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教学科研机构和相关部门及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职工,聚焦学校发展目标,聚力优化创新体系,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把握发展机遇,奋力担当作为,创新管理服务,圆满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项目策划与申报方面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的总体思路,聚焦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和“六新”突破,围绕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打响“山西药茶”品牌、推进三大省级战略、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布局和“三农智库”建设,主动谋划重点项目,精心组织项目申报。全年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项、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向科技部提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议书3项,参与国家“十四五”农业科技创新专项专题规划编制2项;向省科技厅提交103项项目建议书,向省农业农村厅提交38项“六新”项目建议书;协助省科技厅编制了《2020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项目申报指南》。 (二)科研立项与经费方面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仅启动2个涉农专项和省科技厅开展重塑性改革、未启动科技计划申报等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全校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94项。新增纵向科研项目3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5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1项、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1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项目3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248项。新增科研项目合同经费18428.3024万元;科研经费投入总量26489.0529万元,其中纵向横向到账经费19620.0229万元,学校投入科研经费6869.03万元。 (三)科研成果与奖励方面 新增科研成果832项,其中,国家审(鉴)定品种3个、国家登记品种41个、省审(认)定品种58个;植物新品种权6个、授权专利368件(国际发明专利3件,国家发明专利78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7件;行业标准1个、地方标准86个、团体标准9个;学术著作58部;被各级党政机关采纳或主要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5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36篇,其中,SCI源期刊发表369篇(一区TOP48篇、二区TOP32篇;二区82篇、三区104篇、四区103篇)、EI收录51篇、SSCI收录1篇、ISTP收录2篇,CSSCI收录13篇。杂粮分子育种团队发表在《自然—植物》的“创制C4禾谷类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成为2020中国农业科研32个“亮点”之一。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励38项,主持完成的“内陆盐碱荒地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申报的“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项目被提名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网评、初评,即将授奖。 (四)科研平台与基地方面 “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我校教育部研究平台零的突破;“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作为我校第一个观测研究站,入选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计划;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环境晋中观测实验站”“国家植物保护忻州观测实验站”“黄土高原区综合性农业科学试验基地”,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太谷)”落户我校;“山西特色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西省藜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省科技厅认定,“山西省兽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功能农业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发改委认定;省农业农村厅依托我校建设种质资源保护中心2个、保护单位1个。“有机旱作农业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省部会商议定事项,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农业农村部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筹建、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准备迎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现场考察、评估。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谷专项和合署改革财政专项持续支持建设5个杂粮分子育种平台,新建了作物表型平台,为支撑全校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保障。 (五)人才与团队培育方面 紧抓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的难得机遇,向省教育厅建议人才计划增设“重大贡献”评价指标,并致专函推荐,孟俊龙教授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

文档评论(0)

波导手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