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pdf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思勉先生说: “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 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 “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 “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 “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 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先秦时期诸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变革,不是历史的倒 退,故 A 项错误;材料中 “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 “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 “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充分说明当时社会进步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故 B 项正确;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 先秦诸子思想复古性,不是复杂性,故 D 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相关知识,即治国上,儒家主 张 “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在人性上,孟子主张 “性本善” ;荀子主张 “性本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 “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 主张 “顺自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 “逍遥”的 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 “超脱”。 2. 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 《论神》中说 “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 “不敬神” 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B. 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C. 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D.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 斯三者皆因 “不敬神”被城邦起诉,遭到城邦不公平的对待,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下权力滥 用,故 A 项错误;雅典城邦普遍信仰神的存在,但是不能说明城邦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故 B 项错误;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 “不敬神”被城邦起诉,能够 看出神在雅典人心中的地位,但不能说明材料本质,故 C 项错误;苏格拉底等人被控诉不 敬神的存在被起诉,说明当时思想家体现的人文精神并不能被雅典民主政治治下的大多数 公民所接受,故 D 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蒙昧中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智慧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 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 者的 “高明”之处是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与维新变法不符;BC 与文艺复兴不符;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国 维新变法借助于孔子的权威,二者都借用了传统文化的外衣。故选 D 考点: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的比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维新变法的特点:康有为托古改制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与此相关的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的背景、影响也需要掌握。 4.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 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 “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 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答案】A 【解析】 从 “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 “匠班银”的变化说明了官府对工匠控制的削弱,有利于缓和 社会矛盾,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故 C 项排除;材 料中没有体现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故 D 项错误。 点睛:明确 “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 “匠班银”变化,从而分析出答案。 5.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 “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 记载皇帝颁布 “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 “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 响 A. “天人感应”学说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大一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