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课件(共43张PPT).ppt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课件(共43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诗 词 三首 .《行路难(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目录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水 调 歌 头 · 明 月 几 时 有 行 路 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李白名句 李白名句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3、背诵诗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2、体会诗歌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李白基本资料 姓名:李白 性别:男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卒年:公元701--762 身高:170cm 爱好:喝酒、交友 户口所在地: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崇拜偶像:姜子牙、谢安、伊尹 实际职业:诗仙 路数:浪漫主义 职业理想:顶级公务员—宰相(国务院总理) 人生理想:建功立业,济世 人生信仰:儒学、道教、纵横学、侠士 人生历程:云游、进京、“隐居”、参军、遭贬 生平及写作背景 1、生平 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 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 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 长安时期(42至45岁); 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 安史之乱时期(56至62岁)。 2、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唐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年)诗人遭遇“赐金放还” ,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自学指导一 先听认真听录音,再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重读提示。(5分钟后指名朗读)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合作探究结果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的典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鲍照《舞鹤赋》中“冰塞长川,雪满群山”正是李白这两句诗点化脱胎的所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磻(pán)溪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

文档评论(0)

李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