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名狐狸精的发展历程.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名狐狸精的发展历程 “狐狸精”在东方国家 ( 尤其是韩国、日本和中国 ) 的妖怪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韩国,广为流传的有九尾狐精等传说。在日本,广 为流传的有稻荷神、杀生石、白藏主等“狐狸精”传说。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山海经》中里就有狐狸成妖的记载。先秦以后,“狐狸精”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妖怪文化中主要的角色之一,“狐狸精”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也是重要的演绎对象。 妖怪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妖怪电影中以“狐狸精”为主角或者重要配角的电影更是层出不穷。在所有的与“狐狸精”相关的电影中,从电影片名上来统计,以“狐”和其他词汇组合命名的电影数量,远远大于以“狐狸精”和其他词汇组合命名的数量。纵视中国电影界,以“狐”和其他词汇组合命名的电影几乎占据“狐狸精”电 影的五分之四乃至更多,如 1985 年陈勋奇主演的《小狐仙》、 1986 年孔爱萍主演的《狐缘》、 1991 年王祖贤主演的《灵狐》、 1992 年吕小龙主演的《狐仙》和朱一龙主演即将上映的《白狐仙》等。以“狐狸 精”和其他词汇组合命名的电影数量相对比较少,仅仅有 1989 年陈加玲主演《猛鬼狐狸精》等。很多与“狐狸精”相关的电影仅仅从名称 上就能够判断出“狐狸精”角色的正义与邪恶。从统计结果上来看,凡是以“狐”和其他词汇组合命名的电影,“狐狸精”角色属于正义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小狐仙》中的小狐仙、《狐缘》十四娘、《灵狐》中的胡雪姬、《狐仙》中的银狐长亭、《白狐仙》中的白狐仙等都是正义或者开始亦正亦邪结果归从正义的。以“狐狸精”和其他词汇组合命名的电影,“狐狸精”角色属于邪恶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猛鬼狐狸精》里面的重要配角“狐狸精”,外貌妖艳绝伦,内心却丑恶无比,草菅人命。这些统计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中国电影业界在电影命名上对“狐”和“狐狸精”这两个语词的好恶。 (一)狐 狐,《汉语大字典》解释为“哺乳动物,犬科 皮可制裘”[ 1]。从先秦到西汉后期,语词“狐”基本上是伴随着“仁兽”和祥瑞的正 面形象出现的。从西汉后期开始,“狐”开始被妖怪化。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刘歆在《西京杂记栾书冢》记叙了白狐化为人形报复人类的故事。这是中国最早的狐妖化为人形的记载。其后关于狐妖的记载开始慢慢多了起来,如西汉著名易学家焦延寿在他的著作《易林》中就有很多狐作妖为鬼为蛊怪的记载,东汉著名文字家许慎甚至在他的《说 文解字》里直斥“狐”为:“妖兽也,鬼所乘之。”[ 2]魏晋南北朝时期“狐”的形象开始出现多元化、人性化发展趋势。“狐”大多仍 被描写为祸害人间、吸人精气的妖祟和淫乱的妖媚,或男或女。如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八》里记载的变鬼恐吓路人的老狐和女淫狐阿紫,又如东晋陶渊明所撰《搜神後记卷九》顾旃所射杀遍淫吴郡贵女的老狐等。此时期的“狐”也偶见被描叙为风采卓然、智慧的狐博士,如《搜神记卷十八》张华所碰到的斑狐。但是,古人描述这些狐妖仍然大多还是用“魑魅”“妖魅”等词,“狐”最终免不了被人烹煮猎杀的下场。从唐代开始,古人对“狐”的态度有了巨大的改变。“狐”的形象开始好转,从称呼上来看,“狐”还是被视作“妖”“媚”,但也慢慢开始和“天人 ( 仙人 ) 或用来形容人的褒义词一起出现。如唐代沈既济所作《任氏传》,首句虽称:任氏,女妖 也。”但文中却借市人张大之口对女狐任氏实行褒扬:“此必天人贵戚,为郎所窃。且非人间所宜有者。”又如唐人张读所撰《宣室志计真》描写狐精李外郎:“仪状甚伟”,描写狐精李外郎女“聪敏柔婉”。从这些用语上来看,唐代人已经对“狐”精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宋、元、明三代,谈“狐”的作品甚少,没有大的发展。从清代开始,谈“狐”之风又大为盛行,尤其是在一些文言作品里,“狐”更是被赋予人物的各种性格,相对清以前的“狐”形象,这些文言作品里的“狐”的形象得到了升华。清代谈“狐”最著名的文言作品当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在蒲松龄和纪昀 的笔下,“狐”具有人的一切美德。如蒲松龄笔下的狐红玉、小崔等 ; 又如纪昀笔下的智狐、友狐、义狐等。在纪昀笔下,“狐”第一次由 妖、魅、精、怪上升为“神”,如《阅微草堂笔记狐神》篇。清代以 后,在影视文学和现代网络文学中,谈“狐”之风继续大为盛行,基本继承清代风格,但有所延伸和升华。很多作品谈及的“狐”主角已经由“女狐”延伸到了“男狐”,这些“男狐”们也被赋予了人的各种品德,如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狐帝家英俊、睿智的狐王子,又如施定柔《结爱异客逢欢》中忠于爱情的狐仙贺兰静霆等。 ( 二)狐狸 狐狸,《辞源》解释说:“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 3]从《辞源》的解释能够看出,现代社会已经有将“狐”称呼为“狐狸”的话语习惯。在中国古代“狐”和“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在称呼上泾渭分明。“狐”和“狸”连说最早可见于

文档评论(0)

152****0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