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7《泥娃娃》课件.ppt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7《泥娃娃》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 泥娃娃 欢迎进入 今天的美术课堂 1 2 3 4 泥人张的创始人是张明山,他自幼随父亲学做泥塑,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有记载云:张明山能手九泥于袖中,对人捏像,谈笑自若,倾刻捏就,逼肖其人,故有“泥人张”之称。 泥人张父亲张长林 的泥塑作品 鼓鼓的腮帮子 蹲坐的姿势,微张的双臂 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 的泥塑作品《吹糖人》 找一找:这件作品生动在哪里? “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创作的彩塑作品,曾获得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各种国际博览会的奖状、奖牌共二十余件。第二代创作了近万件彩塑作品,作品《二学仕》、《渔妇》等都为国家级文物珍藏在艺术博物馆中。第三代以突破一点来刻画人物,从动态中展示人物思想感情。用更严谨的造型、更鲜明的色彩来反映生活、表现时代,使作品更富于感染力,日趋完美。当代泥人张的艺术事业已越出家庭门槛,形成社会艺术,这正如郭沫若先生为泥人张的题词:“用泥造人首女蜗,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1、泥块接 提示:表面不必太光滑,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 1 2 3 4 1、泥块接 2、泥团捏 怎样使塑造的动态人物更稳定? 1 2 3 3、泥板卷 1 2 3 4 5 3、泥板卷(局部) ★创作主题: 1、泥块接 3、泥片卷 2、泥团捏 ★学以致用: 小小泥人张,手艺大比拼! 小小泥人张,快乐赏评会 ! ★赏评主题: ★赏评要点: 根据赏评要点评一评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民间艺人给泥坯上色 关于他还有一段传说……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江苏无锡有一个叫惠山的地方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惠山大阿福。 说到彩绘,看!这个泥娃娃颜色漂亮吗? 惠山大阿福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名师创作了品种繁多的大阿福,有的手捧寿桃、元宝,有的身挂金锁片,这些都表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阿福色彩明艳、富有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它造型简练,缩短了身体比例。你瞧!它圆圆的身体连着大大的脑袋,外轮廓柔和弯曲,整个形体接近于圆形。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它那胖墩墩的样子和笑盈盈的表情,显得稚气和富态,含有“一团福气”的寓意。 惠山泥塑特别重视彩绘,色彩对比强烈,主次分明,有所谓“三分坯子七分画”之说,被誉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工艺品”,早已远涉重洋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所珍爱。 坚持不懈 探索创新 艺术课堂 快乐无限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