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上1.2《三角比的和差化积》教案(2)(沪教版).docxVIP

高一数学上1.2《三角比的和差化积》教案(2)(沪教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 (2)三角比的和差化积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比的和差化积是上一节课所学的积化和差的互化,其推导过程 体现了数学学习中的辨证法,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看似矛盾,实际 上又是统一的 . 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比的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能用联系与变 换的观点理解并掌握该 公式; 2.灵活运用“变角,变名”理解并熟练应用三角比和差化积公式 进行计算、化简与证明; 3.体会两组公式中从左到右为积化和差,从右到左是和差化积的 特点,理解两组公式的对立统一,感受数学学习中的辨证法;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过积化和差公式及角灵活关系变形得到和差 化积的过程,理解两组公式的对立统一关系, 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角比积化和差公式 教学难点:三角比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 四、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两角和或差的正 余弦公式, 分析并引出 三角比的和的形式的 转化(引入)  通过角的灵活变 换推出三角比的 和 差 化 积 公 式 (推导)  运用三角比的和 差化积公式进行 计算、证明(应 用) 小结、反思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 三角比的和差化积公式的引入 1.观察、设疑 :复习两个角的和或差的正余弦公式与积化和差 - 1 - 公式,观察并思考若逆向书写积化和差公式能发现什么规律? sin( + ) + sin( ) = 2sin cos sin( + ) sin( ) = 2cos sin cos( + ) + cos( ) = 2cos cos cos( + ) cos( ) = 2sin sin 能否用三角比的和与差也化成相关角的三角比积的形式 呢? 2. 分析、推导 : 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令 α A B, β A B ,则有 A α β α β ,B ,代入上面两式,得到 2 2 sin α sin β 2 sin α βcos α β 2 2 , sin α sin β 2 cos α βsin α β 2 2 cos α cos β 2 cos α βcos α β 类似地可得, 2 2 α βsin α β cos α cos β 2 sin 2 2 [ 说明 ] 1、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 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 弦之间的和差才能使用,要注意公式中的三角比名称、角、 符号的对应关系,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2、让学生感悟换元的思想 . 2.例题分析 例 1 已知 cos cos = 1 ,sin sin = 1 ,求 sin( + ) 2 3 的值 解:∵ cos cos = 1 ,∴ 2 sin sin 2 1 2 2 2 sin sin = 1 ,∴ 2 cos sin 2 1 3 2 3 ∵ sin 0 ∴ tan 3 ∴ tan 3 2 2 2 2 2  ① ② 2 tan 2 2 3 12 ∴ sin( ) 2 2 9 13 1 tan 2 1 4 - 2 - 点评:遇到同名(正弦或余弦)的三角比的和与差问题,常常可以利用和差化积进行分解,再与倍角、万能公式综合运用; (分析课本 1.2(2)的例 3、例 4、例 5) 例 3 利用积化和差公式,化简下列各式: π sin π π π α) (1) sin 5 ; ; ( 2) cos( α) cos( 12 12 3 3 [ 说明 ] 1、注意三角比和差化积公式的特点: 公式前后的三角比名称、 角、符号的对应关系; 2 、若例 3(2)变为:化简 cos sin 3 6 例 4 求证: cos 2 α cos 2 β sin( α β)sin( α β) [ 说明 ] 该问题可用一题多解 . 从左证到右:方法一,用平方差分解因 式再和差化积;方法二,先用二倍角公式降次再用和差化积公 式变形;从左证到右:方法三直接使用积化和差变形;体现出 三角比公式之间的密切联系 . 例 5 求证:在 ABC 中, cos A cosB cosC 1 4sin A sin B sin C . 2 2 2 [ 说明 ] 熟练运用和差化积公式解决有关三角形中的问题 . 体现消元 思想( C= A B )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 13 页,练习 1.2(2) -1、2 四、课堂小结 和差化积公式的左边全是同名函数的和或差, 只有负数绝对值相同的同名函数的和与差才能直接运用公式化成积的形式,如果是一个正弦与一个余弦的和或差必须先用诱导公式化成同名函数后,再 - 3 - 运用和差化积公式;无论和差化积还是积化和差中的 “和差”与“积”,都是指三角函数间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