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阅读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教学设计148.docx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教学设计148.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导入 出示鲁迅先生的 《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理解。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 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 似乎 “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很多文学青年愿意 “亲近 ”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 (二)揭示学习目标 1.课文的研读,感受伟人鲁迅先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 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三)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萧红, 1911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 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 年理解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 年在鲁迅的协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 1942 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 《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 舀 (yǎo):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体揩 (kāi):擦,抹 碟( di é ):盛食物等的器具,比盘子小,扁而浅捆( kǔn ):指捆扎 ;亦指编织时敲打使牢固 咳嗽( ké sou ):喉部或气管的粘膜受刺激而突然把空气从肺内驱逐出来并带有爆破的杂音 调羹( ti áo g ēng):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 薪金( xī n j īn):所给的酬金校对( ji àodu ì ):对照原稿校准 草率( cǎo shu ài):马虎 ;不细致 ;粗略洗涤( xǐ d í):冲荡 ; 清洗。 悠然( yōu r án):安闲、闲适的样子悠然自得吩咐( f ēn f ù):口头指派或嘱咐。 抹杀( mǒ sh ā ):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 疙瘩( gē da ):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阖 (hé ) :全,总共。关闭。门扇。 深恶痛绝 (shēn wù t òng ju) :é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不以为然 (bù y ǐ wéi r )án: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 1)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明确: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 2)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能够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 ,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 学生思考、讨论并概括。教师提供参考: 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八件小事。 小标题能够概括为: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穿衣裳的评论(详写);不游公园;看电影的路上;纸烟;休息;工作时间(详 写);踢鬼、谈鬼(详写);吃鱼丸(详写);病中(详写);海婴的夸耀;明朝会(详写);病好起来了(详写);木刻画; “若没有我呢 ”;病“好”了;他 “休息 ”了。(学生的概括也许会有很多不同,例如角度、文字等;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 鼓励。) (四)合作交流 本文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品味从中得到的启发。 (学情分析:这是从内容来说, 只要学生能找到这样的细节, 有自己的感受即可。所以难度不大,也不必有意增加难度。 ) 教师提供参考: ( 1)鲁迅的笑声。 本文中有多处,例如文章开头: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 “多疑善怒 ”、 “冷酷无情 ”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 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 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 2)鲁迅的坚毅。 注意两个细节。一是 “明朝会 ”中,应答海婴,之后就不停的咳嗽。一是在病中,却还同 “我 ”开玩笑,而且 “笑声是朗朗的 ”。( 3)鲁迅的幽默。 鲁迅的幽默是饱含智慧和哲理的。例如在 “说鬼 ”中,“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 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