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政策(一).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政策 (一 ) 内容提要: 辽宁省工业发展现状表明: 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具有相对优势的辽宁工业, 在开放 条件和市场体制下不断受到冲击, 工业产品竞争力下降, 在全国的地位逐年下滑。 本文在剖 析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基础上认为, 经过多年努力,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 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调整、改造任重道远;就业和再就业矛 盾加剧, 城市产业工人贫困化问题日益尖锐。 为此, 笔者提出了促进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促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税收政策建 议。 关键词:辽宁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税收政策 一、辽宁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辽宁省工业具有近百年的历史, 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布局是在计划 经济时期形成的。在国家实施倾斜式工业化发展战略前提下,辽宁工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 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体,涵盖工业行业 40 个大类、 197 个中类、 607 个小类的门类齐 全的工业体系。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工业占据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2003 年全部工 业增加值为 2510.4 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4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 入 6213.3 亿元;实现利税 550.3 亿元;实现利润 235.4 亿元。近年来,辽宁工业在各产业部 门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见表 1)。 表 1 辽宁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情况( %) 年份 19992000200120022003 第一产业 12.610.910.810.810.4 第二产业 48.049.448.647.847.5 第三产业39.439.740.641.442.1资料来源:《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 2003)。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断影响, 辽宁 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严重地影响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主 要表现在: (一) 辽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排序逐年下滑,由 1978 年改 革开放初期的第 2 位下降到 2003 年的第 9 位(见表 2)。 表 2 辽宁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情况 占全国比重在全国位次 1978年1998年2003年1978年1998年2003年8.86%5.61%4.69%第 2 位第 5 位第 9 位 资料来源: 1978年、1998年数据来自《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年出版; 2003 年数据根据 2003 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而得。 (二) 辽宁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② 逐年下降,市场占有率从 1995 年的 0.87%下降到 2001 年的 0.84%(见表 3)。 表 3 各省市区工业品市场占有率( %) 年份年份年份年份北京 0.931.16 上海 1.111.30 湖 北1.100.88云南0.720.79天津1.101.14江苏1.371.31湖南0.990.76西藏0.360.30河北0.890.91 浙江 1.321.33 广东 1.131.31 陕西 0.750.64 山西 0.680.53 安徽 1.210.80 广西 0.960.72 甘肃 0.740.60内蒙古0.660.61福建1.131.05海南0.860.76青海0.590.48辽宁 0.870.84江西 1.000.69 重庆 ?76宁夏0.740.68吉林0.750.80山东1.051.19四川0.910.70新疆0.610.79黑龙江 0.700.78 河南 0.960.82 贵州 0.630.57 资料来源:南振兴《省际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经济管理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三) 辽宁工业竞争力优势逐渐减弱,工业竞争力优势系数由 1995年的 5.61 降为 4.89.而 广东除 1995 年和 1996 年略低于江苏外,自 1997 年起一直居全国第一位,其工业竞争力优 势系数从 1995 年的 11.70 提高到 2001 年的 14.82(见表 4)。 表 4 各省市区工业竞争力优势系数( %) 年份年份年份年份北京 3.003.21 上海 7.657.70 湖 北 3.903.25 云南 1.661.24 天津 3.273.18 江苏 11.8512.00 湖南 2.531.81 西藏 0.010.02 河北 4.034.03浙江6.328.31广

文档评论(0)

yilinsha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