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隧道火灾烟气蔓延与控制研究.docxVIP

水下隧道火灾烟气蔓延与控制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下隧道火灾烟气蔓延与控制研究 水下隧道较普通隧道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 更少的出入口及更强的封闭性 , 位置也具有特殊性 , 决定了其火灾危害更加巨大、 疏散救援工作更加困难 , 因此进行水下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研究对隧道火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下隧道离岸水平区段 , 从临界风速与烟气逆流长度这两大隧道通风防灾关键参数着手 , 在火源位于隧道纵向中央情况下 ,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火灾烟气蔓延与控制问题进行 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 :(1) 提出了考虑隧道长度的计算模型。通过理论研究及无量纲分析 , 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 , 发现临界风速随隧道长度增加而增长 , 但增长速率据火源热释放速率 Q大小有所区 : 各因素在无量纲状态情况下 , 若 Q~*低于或等于 0.15, 所需的临界纵向送风风速与隧道长度的 1/41 次方成线性关系 , 反之 (Q~*高于 0.15), 临界纵向送风风速与隧道长度的 1/25 次方成线性关系。 (2) 在在侧部点式排烟方式下 ( 存在纵向送风 ), 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发现 , 侧部排烟口在火源下游时 , 排烟口的设置高度为 7m、排烟风量为140m~3、排烟口面积为 3m~2时所产生的排烟效果较好。为更好的进 行烟气控制 , 侧部排烟口设置高度应尽可能高、面积尽量有所控制、 排烟风量宜经计算确定并确保安全冗余 , 必要时提供纵向风流以加强 控制效果。 (3) 建立了烟气逆流长度预测公式。在侧部点式排烟方式 ( 存在纵向送风 ), 通过量纲分析及数值模拟 , 发现了下游侧部点式排烟对烟气向上游的蔓延 ( 其蔓延长度为 L) 具有抑制作用 :L 随 Q增加出现上升趋势 , 但当 Q~*超过 0.15 时趋于稳定 ;L 在排烟口距火源距离 d~*( 无量纲状态 ) 超过 2.7 时趋于稳定 , 但在 d~*低于 2.7 时的表现与Q类似 , 但影响程度更弱 ;L 随隧道纵向风速上升而逐步变短 , 且效果极为显著 ; 烟 L 随排烟口排烟风量增大逐步变短 , 但相较于纵向送风风速与火源热释放速率 , 其影响程度很弱。预测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 吻合良好 , 相同情况下其效果弱于顶部集中排烟。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