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专题学习.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2/21 * 一、诈骗的主要形式 1、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 此类骗子往往是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 行诈骗的。而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哥们义气”, 也只好“束手就擒”,更有甚者,把有人寻访看做一咱荣 耀,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继而“慷慨解囊”。 2、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 当前,此类诈骗案件有上升的趋势。现在有些同学 出去做兼职、家教等,就可能会遇上这种情况。而此 类骗子就是利用同学急于找到好的兼职、家教的心 理,以招工点、兼职家教介绍所等名义进行诈骗或利 用同学们作为其兼职劳动力,从中大捞一把。   生活安全常识——防骗常识 2021/2/21 * 3、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 此类骗子多以社会上的“能人、名流”的名义进行诈骗,如谎 称自己是导演、公安人员、商人、气功大师等,抬高自己身价,对 找工作等难办的事表示“完全有能力”解决。这类诈骗手段较为单 一,较易识破。 4、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的身份进行诈骗 从目前来看,此类骗子多以走失的或财物丢失的学生、灾区群 众、落难者等名义进行诈骗。事实上,这种诈骗手段大都比较原始, 大家稍加思考就能识破。 5、以小利取信,进行诈骗为实 此类骗子极为狡猾,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先以曾许诺的 利益予以兑现,让你感到此人所做的事可信,待取得你的信任后, 就狠狠地敲你一把,让你在绝对信任和不知不觉中蒙受重大的损失, 此类诈骗计划周密、发现不易,危害性较大。 生活安全常识——防骗常识 2021/2/21 * 二、受骗原因 虽然诈骗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一些共 同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 误入歧途、落入圈套的。更何况很多骗子的手段并不见 得很高明,受骗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受害人本身。一般 说来,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 分子之所以能轻易得手的关键。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 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1)虚荣心理;(2)幼稚、 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5)好逸恶劳、 想入非非;(6)贪求美色的意识;(7)易受暗示、易 受诱惑的心理品质等等。 生活安全常识——防骗常识 2021/2/21 * 三、防止诈骗的策略 1、要有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 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 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 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 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2、不要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 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 “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 ,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 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 生活安全常识——防骗常识 2021/2/21 * 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 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 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 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 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 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 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 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 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生活安全常识——防骗常识 2021/2/21 * 4、切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