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8颐和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小学语文_18颐和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长廊、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隐隐约约、姿态不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提到北京,大家能想到什么?同学积极回答。 北京不仅仅是我国的首都,她还有很多的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景,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而有《颐和园》就是其中一个著名的景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颐和园里有哪些独特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o 句子 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纠正错字,正确读写生字。 3、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通过初读课文,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 板书:美丽大公园?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1)长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长: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②美: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栽满了花木,神清气爽…… (2)“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现长廊的“长”、“间数多” (3)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4)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2、学习用词语概括长廊。 从“一眼望不到头”?概括出(一望无际) 从长廊的横上的画概括出(图案丰富、巧夺天工等词。) 从长廊的外部景色概括出(美不胜收、美如画卷等词。) 3、利用多媒体欣赏长廊的美景,使课本上的描写与实景图想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欣赏长廊的美。 ????????????????第二课时 一、学习“登上万寿山”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有名的长廊,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 1、出示课文句子,请全体同学美美地读读课文。并思考:站在万寿山脚下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美景?(佛香阁和排云殿) 2、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不同的方向望去都能到哪些美景? (三个方位的美景各不相同) 3、景色美在哪里?(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昆明湖美如画卷。) 4、学生齐读。 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图片。 体会颜色美:A、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一片绿色) ????????????B、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黄色、绿色、朱红色) 体会形态美:A、掩映是什么意思?(互相遮掩、互相衬托。) ????????????B、指导看图: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 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 5、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这两个比喻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点?(静、绿)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 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划——用力挥桨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 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明湖的静。 出示: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远眺是什么意思?(远眺——往远处看的意思。)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为什么会是隐隐约约的? 因为远眺,所以远处的景物只能看得隐隐约约,作者用词注意前后的照应,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万寿山的景色真是迷人,你们愿意美美地朗读,静静地欣赏吗?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堤岸;石桥;垂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