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的》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品味语言,理解藤野先生高尚品质。   概括段落大意,学习衬托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围绕文章如何塑造藤野先生这一“伟大”形象梳理课文,体会纪念性文章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一段经历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高尚品格,洋溢着作者一腔爱国之情。   本文是思想内涵与语言表达都很优秀文章,教学设计角度很多,可以作为写人叙事散文来教;可以作为纪念性文章来教;可以作为认识鲁迅语言风格典范来教;也可以从感受鲁迅态度与情感色彩,理解他走上弃医从文道路缘由角度来教。本课教学设计从学习纪念性文章要点角度入手,实用价值相对较高。   本文篇幅较长,是用早期白话写成,又有很多含义深刻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要多读课文。课上时间不可能通读,只能是有重点地朗读。   【教学步骤】   1.情境导入:鲁迅先生在他诸多老师中,只写过三位:一位是他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老师章太炎先生。在这三位中鲁迅最倾注深情就是藤野先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藤野先生》。   2.整体把握。在阔别20年后鲁迅曾这样饱含深情评价藤野先生,课本37段,生齐读。   (ppt显示)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热心希望,不倦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医学传到中国去。他性格,在我眼里与心里是伟大,虽然他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藤野先生在鲁迅心中地位,就应该是――生答“伟大”。一个普通日本教师何以受得起鲁迅先生这么高评价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集中剖析问题。   3.请大家自读6―23段,结合具体语句做批注:你读出了一个怎样藤野先生?   (ppt显示)   示例:原来我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地方,连文法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从头到末”“不但……连……也都……”“一一”“一直”这些加点词看出藤野先生是真正关心我,他为我修改讲义,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自始至终认真,直到为我改完了三科。并且取得了“在中间”这一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很不错成绩。平淡叙述下是对藤野先生强烈感激与崇敬,读此段除了重读加点词外,还要读出举重若轻感觉。   (师生互动,交流、朗读、明确)   小结:文章选取了6件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高贵品质。   (ppt显示)   上第一节课――生活简朴   忘带领结――不拘小节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尊重   了解裹脚――求实   但在我们看来藤野先生做这些都是教师本分啊,怎么就“伟大”了呢?   4.请大家注意,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篇幅没有写藤野先生,文中还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呢?这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跳读课文其他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师生互动,交流、朗读、明确)   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见到藤野先生原由;   途经日暮里水户――作者学医主要动机;   初到仙台受优待――正面衬托;   匿名信事件――反面衬托;   看电影事件――告别直接原因。   (ppt显示)   课中微型讲座   衬托,烘云托月   衬托是一种写作手法。   正衬:用类似事物衬托所描绘事物。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事物衬托所描绘事物。   衬托作用: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藤野先生在日本并非著名学者,其言其行也许并非楷模,但是,在对待鲁迅,其实也是对待中国人态度上,确实难能可贵!须知,那是在中国在甲午海战惨败之时;是在日本独霸东亚野心日渐膨胀,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风气之时;是在日本人视中国人为“猪头三”、“下等动物”之时。   (ppt显示)   助读资料:   鲁迅到日本去时候,日本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风气。有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与轻蔑。   小结:藤野先生有意无意言行,让一个弱国子民看到了不同于清国留学生与多数日本人“人性曙光”。这“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