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唐诗鉴赏.doc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唐诗鉴赏.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唐诗鉴赏 本文是关于 韩愈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青青水中蒲, 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 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 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 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 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 行子在万里。 韩愈诗鉴赏: 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 思妇之歌。它写于韩愈的青年时代,是寄给他的妻子卢氏的。清人陈沆《诗比兴笺》说是“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 是一种“代内人答”的体裁, 风格别致。 第一首描写送别情景。 诗人以青青的水中蒲草起兴, 衬托离思的氛围,又以蒲草下有一双鱼儿作比兴,以反衬思妇的孤独。鱼儿成双 文学分享 有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成对,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悠游, 而诗中女主人公却要与夫君分离。她触景生情,不禁恋恋不舍,深情地说:您如今要上陇州去,谁跟我在一起呢?语气真率、朴素,是民歌格调。短短四句诗,上下两联形成鲜明的对照: 从地域上看,“青青水中蒲”,是风光明丽,一片生气勃勃的中原河边景色;而“君今上陇去”,却是偏远荒凉的西北边境。从情调上看,“下有一双鱼”,显得那样欢愉而惬意;而“我在与谁居”,女主人公又见得多么的伶仃而落寞。 第二首仍写离情, 诗人以不同方式作反复回环的表现。 开始两句诗是比,以蒲草“长在水中居”比拟女主人公长在家中居住, 不能相随夫君而行。又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的浮萍来反衬, 言蒲不如浮萍之能伴随。所以,思妇寄语浮萍,感慨伤怀。 第三首主题相同,一唱三叹,感情愈趋深沉。“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这两句诗有兴有比。用蒲草的短叶不出水,比喻思妇不能出门相随夫君。“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在空间上相距那么遥远,女主人 公孤单单的形象也就显现出来, 而其内心的凄苦也可想而知。 诗中没有表示相思之语,而思夫之情自见。谢榛叹为“托兴高远,有风人之旨(《四溟诗话》卷二)。 三首诗是一脉贯通,相互联系的“三部曲”。 第一首,行子刚刚出门离家,思妇只提出“我在与谁居”的问题,其离情别绪尚处在起点阶段。第二首,行子远去,思妇为相思所苦, 文学分享 有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发出“相随我不如”的叹息。离愁比以前加重。第三首,女主人公内 心的孤凄感受随着行子“在万里”而与日俱增, 一层深一层, 全诗就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在体裁上,《青青水中蒲》继承《诗经》 、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推陈出新。朱彝尊谓“篇法祖毛诗,语调则汉魏歌行耳”。 全诗语言通俗流畅,风格朴素自然,富于民歌情调。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

文档评论(0)

187****49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