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护理实务养老院老年人特殊心理需求养老院老年人特殊心理需求.pptx

老年心理护理实务养老院老年人特殊心理需求养老院老年人特殊心理需求.ppt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老年心理护理实务》养老院老年人特殊心理需求养老院是个较为特殊的社会养老机构,入往着各种各样的老年人,这些本来素不相识的老人们来到养老院的这个集体中,变成了一家人。养老院的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具有较完备的娱乐、医疗和护理功能,老年人在养老院可以得到周到细致的服务,可以与其他老年人聊天、娱乐。老年人入往养老院后,脱离了原来的已经多年习惯的家庭氛围,离开子孙,亲情远了,原来的天伦之乐改变了,这些心理上的需要与寄托一时间得不到满足,而且也绝不是硬件物质条件所能弥补的。 糖尿病:由于缺少胰岛素或利用胰岛素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癌症是在内因,外因,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免疫监视和或反应功能低下引起细胞恶变并不断增殖的过程。老年糖尿病:指60岁以后发生的糖尿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1、渴望亲情的需要在家里的时候,老年人的动作迟钝、体弱多病等都能直接得到子女的服侍与慰藉,可以尽享开伦之乐。而入住养老院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养老院里毕竟缺少家庭亲情。加之老人们大多年龄相仿,虽然朝夕相处,会有一些共同语言、相同的志向与兴趣爱好,但周围毕竟都是已近暮年的老人,其环境气氛与原来的相比,显然缺少活力,生活变得沉闷,而且老年人大多数时间是在这种状态下度过的。因此老年人往往淡漠了其他的追求,最渴望、最需要的就是亲情。2、维护自尊心的需要老年人离开独立生活且具有温情的家庭,养老院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反差,必然会引发老而无用感,并使老年人产生被社会和子女抛弃的感觉。因此,刚刚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常会表现出比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特别是在由子女不太尽孝而入住的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敏感。尤其是在别人有意或无意间问及家庭情况时,为掩饰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和真正的入住原因,此时这些老年人可能反而极力称赞自己子女的孝顺,而否认一些不利的事实,反复强调是自己主动入住养老院的,以维护自己极强的自尊心。3、满足好胜心的需要老年人常被人们称为“老小孩”,主要是因为不少老年有“返老还童”的表现,出现了“第二个童年”,还有些老年人经常显得比较任性、好斗、好玩等。这些老年人与那些承认自己已经衰老的老年人不一样,他们的脾气和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幼稚,时常表现出与实际的生理年龄不相称的语言和行为。在养老院这样一个拥有大量同龄群体的机构中,老年人的这种“顽童性”体现得更明显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身体锻炼中,或是在琴棋书画等方面,老年人之间总喜欢相互较劲儿竞争,以显示出自己仍然年轻,仍然充满活力和不甘落后于人的不服输特点。4、排除苦闷与自卑的需要入住养老院后,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是在养老院中走完余生的。他们经常眼见身边的人死去,这对活着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联想到自己的将来,从而对前途失去信心。养老院中的老年人远离了社会,远离了家庭,他们难于直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家庭的温馨,在精神上容易产生压抑与苦闷,出现自卑心理。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